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新好比种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0:02 人民网-华东新闻

  编者按:包起帆是广大读者熟悉的“发明大王”、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最近,他在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战略峰会上,就自己的发明经历和心得体会,做了一次生动、深刻的发言。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广大科技人员和劳动者发现无数的创新种子,栽种无数的创新大树。现将包起帆的发言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我是一名从码头装卸工成长起来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创新铸就事业,发明改变

人生”是我的人生写照。

  5月10日,我参加了有14个国家500多项发明参展的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在这聚集全世界发明家的展会上,我一人独得4枚发明金奖。当我连续4次上台受奖的时候,展览会主席格雷斯先生说:“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佳绩还是第一次出现。”

  巴黎参展回来后,好多人问我,为什么25个老外评委对你的项目情有独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你会有那么多的创新成果?

  面对提问,我最大的体会是:创新过程就好比种树,要选好树种,有适宜土壤,会精心栽培,才能结出硕果。

  只种能结果的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创意如同一粒种子,能否结出硕果,种子好不好是关键。

  创新首先得树立明确的目标,这个课题必须是生产实践急需的,是大家迫切希望解决的,是将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的。也就是说,我先得认定这棵创新之树会结出硕果。只有这一类的创新课题,我才感兴趣,才花大力气。至于那些成果搞成后锁进抽屉、堆在墙角的项目,我坚决不搞。求真、务实、致用,这是创新发明的命根子,也是让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要求。

  那么创新课题到哪里找呢?其实,种子就在岗位,创新就在脚下。有岗位就有机遇,爱岗位才会发现机遇。我的岗位几经变化,但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把创新放在第一位。

  当然,创新项目的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的体现,创新技术路线的正确把握,取决于创新者的素质,而创新者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创新者自身的学习。

  我通过“三个途径”和寻找“二个交叉点”来不断学习,发现创新的种子。“三个途径”是指不断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不断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不断培养自己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寻找“两个交叉点”指的是寻找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发展前沿和自己本职工作前进方向的交叉点;寻找世界上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和自己本职工作碰到的难点的交叉点。

  不见硕果决不罢休

  我们常常看到这一现象,种树的人不少,但摘果的不多。“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为什么?原因是有人种完树后就以为完事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做法是,一旦下了种,就一定要让它生根发芽,一定要把小苗培育成大树,不结硕果不罢休。

  例如,我们开展的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研究,其中有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起重机无法识别千变万化的集装箱卡车。国际上在这个环节依然只能采用人工操作,我们的堆场中也无法逾越这个难点,项目比原计划完工的时间足足拖了一年都无法实现。

  在困难面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创新的传家宝。我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开会讨论攻关方案,一遍又一遍地试验,终于使难题有了转机,现在基本上已经攻克这个难题,已受到了同行的关注。每个项目都会遇到无数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面临绝境。只有锲而不舍、不辞辛劳,才可能绝路逢生。

  动员大家一起栽树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新更是如此。一棵小树要经历无数风风雨雨才有可能成材结果,更何况要栽培一片树林呢?所以,我认为,种树仅仅依靠个人匹夫之勇是不够的,它需要大家的支持、关心和维护。也就是说,团队精神的发挥在创新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走上领导岗位后,尽力发动职工一起来种树,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整体环境。

  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为什么包起帆能有这么多的成果。其实,这些都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这次我在巴黎获得的4块金牌和近年来所得的科技奖励项目,都是团队所为,都是产学研结合的产物。在这些项目中,我只不过是出了个点子,立了个项,带了个头,关键时刻出了点力,大量的工作都是团队里的同事们完成的。

  扎实的团队是创新的基础,而对团队的技能培训则是关键。我们不断给职工创造提高技能的机会。日本安川公司是世界起重机行业最大的电气控制供应商之一。3年前,公司总裁羽鸟先生邀请我去日本考察,我对他说:“就把对我的访日邀请,改为对我们生产一线电气维护工的赴日培训吧。”

  在集团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下,我们组建了集团技术中心,根据基层公司不同需求,3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建立了17个技术研究室,针对生产第一线暴露出来的难题,每年列出攻关课题,集团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中心成立3年来,已经申请或获授权国家专利110多项,这个数字比上海港50多年来的专利总数之和还要多。

  果子丰收后利益共享

  绿树成荫、硕果累累的时候,也是种树人面临考验的时刻。我坚持的做法是,创新成果出来了,不要忘记每一个参与种树的人。

  前几年,我曾到甘肃酒泉,知道了“酒泉”的得名原因。汉朝霍去病将军有一次打了大胜仗,汉武帝奖励美酒给他。但是,他没自个喝,而把酒倒进了泉水中,让所有将士喝上美酒,分享胜利的果实。作为一个党员科技工作者,应该更加淡薄名利。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是上海最早获得国家级专家津贴的技术人员,从拿它的第一个月开始,我就把津贴全部捐给企业的困难职工。同样,这些年来,我的创新成果获奖不少,从1981年革新成果获奖开始,我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哪一级的,绝大部分奖金分给团队,属于我个人的奖金也全部送给企业伤残职工和困难职工。这个做法,我已经坚持了25年。因此,“科技成果好搞,奖金难分”的局面,在我们的团队从没出现过。

包起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