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60万志愿者正储蓄道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5:03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不图报酬=不求回报?广州大力推进志愿服务立法

  ■明年定为“志愿服务年”迎接亚运

  本报讯记者陈晓璇、通讯员黄红英报道:昨天是国际志愿者日,有专家呼吁,社会应该把志愿服务当作“道德储蓄”,给予更多的激励和应有的回报。

  当志愿者能体现价值

  有统计表明,目前广东省注册志愿者将近300万,广州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60万,且队伍正不断壮大。

  孔艺明是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总队队长,24岁的她已经有11年志愿服务龄了。去年,孔艺明从医学中专毕业,放弃正式的工作岗位,加入广州市肢残人士联谊会,决心做一名职业的助残志愿者。

  同为志愿者的赵广军更大胆,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之于众,当成“生命热线”。尽管有时工资还不够交一个月的电话费,但他觉得若能在求助者最脆弱的时刻拉一把,能体现志愿者的价值。

  记者采访了解到,志愿者们参加活动主要有几个动因: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为他人提供帮助;自我价值在活动中得到体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结识一些有爱心、有思想和有才干的人等。所以,志愿者队伍的“魅力”在于让志愿者感受自我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且,志愿者队伍“流动”是全世界的共性,随着年龄、区域、工作等的变化,有进有出,是一种正常现象。

  志愿者该不该得到回报

  接受采访的志愿者们几乎都表示,加入志愿者群体并不图报酬。但是不计薪水报酬,并不等于不希望回报。志愿者冯晓就认为,付出必然追求回报,这种回报不能只是精神体验,还应该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回馈方式。

  根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规定,目前按照志愿者服务的累计时间,分成五个星级进行认证,授予不同级别的志愿服务奖章。广州各高校学生志愿者也可凭服务时间获得社会实践2个学分。广州的李森、赵广军、古志文等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已先后荣获“中国志愿服务金奖”等荣誉奖项。

  有关专家指出,奖章式的表扬很难体现为具体的社会回报。想要保障志愿行动持续发展和不断扩大,尤其应该把志愿服务量化为一种“道德储蓄”,每个志愿者的公共服务业绩都应该记录在案,将来有一天这些志愿者也需要扶助时,社会能优先对做过志愿服务的人士提供相应的回报服务。比如,能否将志愿服务的时间作为升学、就业的参考。

  在美国做过半年志愿服务的中大毕业生小李告诉记者,美国社会对志愿服务很认同,持志愿服务的证书可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受到重视。

  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指出,如果只是单一地强调服务,很难让志愿者做下去,应该让志愿服务变成“汉堡包”式服务,即“1+2”,重视服务之前的培训和服务之后的分享,把分享辛苦的服务过程转变成快乐,这种“快乐激励”很重要。此外,还必须把服务变为成长,为志愿者提供不断学习的平台。

  据团广州市委书记李自根介绍,为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引导志愿者为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团市委、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明年定为“志愿服务年”。广州将学习国内外志愿服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完善招募注册、培训管理、考核评估、表彰激励等制度,形成管理有序、运作规范、服务到位的长效机制。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