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抓实基层基础工作 强力推进五个基本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5:04 红网

  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基层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我们认为,就是要努力改变过来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缺乏系统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毛病,抓实做硬旨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层基础工程,尽快推进基层组织的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的“五个基本建设”。

  一、根据新时期基层党建面临的新问题,创新基层组织工作理念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党85年来的重要成功经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组织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如何创新组织工作理念,是各级党组织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要强化“虚功实做,软件硬抓”的理念。基层党建往往被认为是“虚功”,是“软件”。主要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弹性大,范围广,不好作硬性规范;基层组织工作是“后台”工作,不是“前台”工作,容易被人忽视;基层组织工作是“潜绩”,而不是“显绩”,效果不易显现。其实,基层党建并不是“虚工作”,而是“软实力”,不是“软指标”,而是“硬任务”。没有软实力的匹配,硬实力硬不到哪里去;没有党建工作的跟进,经济发展走不了多远。

  基层党建存在的新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抓硬基层组织工作。一是部分机关党组织存在职能“弱化”、党员理想信仰“淡化”、教育管理“退化”的问题。二是部分农村党组织存在工作方法偏旧、党员素质偏低、后备力量偏少的问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新问题、新任务,“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农村党员文化普遍较低,“双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严重不足,发展新党员出现“断层”,村干部难选配。三是城市基层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难到位、关停破企业党建工作难维持、社区党建工作难开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把握时代特点,在实践中不断破解这些难题,抓硬抓实党的基层组织工作。

  一些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的模糊认识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抓硬基层组织工作。一些单位领导还存在重经济、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热衷于定制度、贴标语,做表面文章,而不愿花时间、花精力去抓实实在在的党建工作,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有的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看成“以经济建设为一切”,把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割裂开来;一些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认真研究分析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工作欠规范、欠完善。鉴于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地方党委、部门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抓硬基层组织工作。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工作是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搞好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党建工作是经济工作不可缺少的保障和动力,是搞好经济工作的前提条件。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作用是搞好党组织对经济建设的领导、监督、推动和参与,搞好经济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把握经济工作的政治方向,抓好党风、民风、精神文明和社会治安等经济建设必需的“软环境”。根据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辨证关系,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步抓,努力实现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互动。

  (二)要强化“总体布局,重点突破”的理念。党的基层基础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基层党建工作面多人广,因地而异,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对此,我们要从总体上去把握,努力寻找因果关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薄弱环节,突出关键支点,不断化繁为简,抓好“牛鼻子”工程。

  根据形势变化,转变基层基础工作思路。一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劳动力流动越来越频繁,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形式、工作方法,以及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等,进行相应的转变或调整。二是随着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工具、现代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从而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三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开展工作,服务群众。面对这些新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从实际出发,制定中长期基层组织建设规划。要在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4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精神,结合“十一五”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尽快出台中长期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基层基础工程的总体规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长远谋划,全面部署,协调推进。规划既要立足整体性,做到统筹兼顾,又要立足长效性,做到坚持不懈。

  突出主要矛盾,找准基层基础工作的着力点。抓基层组织工作要突出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选准突破口。在众多矛盾、众多问题面前,必须理出头绪,抓住关键。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就是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基层党组织滞后的工作方式方法之间的矛盾,重点是要推进以“五个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基础工程。各级党组织必须集中力量、时间、人力、物力进行攻关,抓出成效。

  (三)要强化“与时俱进,中心推动”的理念。党的先进性建设基层基础工程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主题,赋予党的先进性以不同的时代内涵;不同的中心任务,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强化“与时俱进,中心推动”的理念。

  以党的中心工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要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中心任务,明确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提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以党在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为动力,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党的历史表明,只有始终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党的中心工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动力,才能使党的建设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互促进,在不断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体现先进性。

  以党的中心工作为落实基层党建责任的载体。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关键是要围绕党在基层的中心工作,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一是继续开展好“两提高,两服务”活动、“双联一送”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党习型党组织”活动。二是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争当社情民情调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实用技术指导员、为民办事服务员的争当“六员”活动。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科技致富竞赛活动,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

  以党的中心工作为检验基层党建成效的标准。基层党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我们要以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中心工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断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二、始终围绕基层基础工作这个重点,推进“五个基本建设”

  

  要很好地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和“不完善”问题,必须结合我州实际,突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抓实做硬“五个基本建设”。

  (一)抓好基本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大力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提高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意发展年轻党员,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认真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选好配齐党员教育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和专兼职相结合的要求,建立一支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对党员教育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农村后备干部队伍要实行“递进培养”,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基层干部。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储备一支年纪轻、素质高、潜力大的后备基层干部人才队伍。五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青黄不接”和年龄老化的问题。

  (二)抓好基本阵地建设。一是建立固定的党员学习教育场所。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要有一个管理规范、功能综合的党员活动室。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县市党校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利用各类院校、培训机构、革命纪念地和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建立党员教育基地。二是建立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实践阵地。要建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和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党员联系困难群众、老党员和老模范的联系点,建立下岗职工党员“双建双带”、党员互动、结对帮扶、技能培训等基地。三是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宣传阵地。每个党组织要建立宣传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和先进典型。

  (三)抓好基本活动建设。除常规性活动外,各基层党组织还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自主创新、结对帮扶、双培双带、双为双争、设岗创星、党员干部“心联户”等各有特色的、与党员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力争一个类别一个主题,一个地方一个特色,提高基层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群众的支持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四)抓好基本制度建设。推行村民自治、村委会“直选”或“海选”之后,农村党支部在行政村的核心领导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些村级“两委”关系出现了错位、推诿,甚至对立等不协调的新矛盾,导致农村基层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下降。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民主,习惯于“家长制”、搞一言堂,有的甚至落实政策“缺斤少两”,群众埋怨情绪、抵触情绪大,导致村民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则因村务不公开、公开不真实、不完全、村级管理不规范而导致群众怨声载道或集体上访。村级管理亟需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要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着重抓好村级组织的“三化十二制”建设,即在村党支部工作中,建立支委会工作、两委联席会、村级重大事项联章联签、村委会向党支部报告等四项制度,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通过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村委会工作和村民管理等四项制度,推进村民自治法制化;通过建立村务公开、民情恳谈会、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等四项制度,推进民主监督程序化。

  (五)抓好基本保障建设。一是经费保障。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支一点、党费出一点、联系单位帮一点、自己筹一点的“五个一点”的办法,保障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经费,落实党务工作者的报酬。二是政策保障。有关部门对党员的就业、再就业与创业要提供政策扶持,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家庭困难等给予支持和扶持。三是组织保障。进一步推行党员“三卡”管理,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对党员干部和无职党员科学地设岗定责。同时要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党务工作人员,建立党建工作的评比、督查、考核机制。

  对推进“五个基本建设”,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方式,办好农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5类示范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要结合“三级联创”、“五个好”的要求,先走一步、搞好示范、积累经验,然后逐步在全州基层党组织中推开,真正把党的基层基础工作做到位,进一步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抓住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实行“人本”管理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工作,必须要重视、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他们实行“人本”管理。

  (一)扩大党内民主,推行民主管理。党内民主作为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切实保障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民主化,扩大党内民主,激发基层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二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真正落实基层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二)推行“三卡”模式,实行个性化管理。我州推行的党员“三卡”管理,从操作层面上较好地解决了党员怎样保持先进性的问题,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找到了有效的载体。为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作用,更好地对党员实行个性化管理,我们应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三卡”。一要增强科学性。要采取“党员认、群众评、组织定”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因事定岗、因人定责,为每个党员科学设岗定责。在设定党员个性目标时要结合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尽量做到力所能及,量力而行,不提过高要求,以便党员履行承诺,取信于民。二要增强人文性。在党员个性化目标的制定上,既要凸显党员的先进性,又要充分考虑每个党员的实际能力,既要反映群众的愿望,又要考虑党员个人意愿,既要求每个党员认真履行义务和职责,又要保障和维护党员的权利。三要增强操作性。对“三卡”的具体内容,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做到量化要求,量化考评,使党员有明确的操作依据,使组织有具体的操作标准。

  (三)落实“三真”要求,突出“人本”管理。对基层党员干部要多肯定、多鼓励、多体谅、多支持,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实行“人本”管理。一要加强教育培养。重视在学习中提高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教育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二要积极选拔任用。坚决打破陈旧的用人观念和做法,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基层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三要真情关怀爱护。在工作上要多体谅支持基层干部,切实改变“批评埋怨多、体谅支持少”的现象,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多体谅他们的难处,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在生活上要多关心照顾基层干部,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尽量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舆论上要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支持基层工作的浓厚氛围,关心、理解、尊重基层干部的良好环境,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四要抓好监督管理。对少数基层干部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认真帮助,严加督促。要结合农村实际和基层干部的特点,认真研究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的问题、村干部报酬待遇落实以及正常增长机制的问题和村干部的社会保障问题。

  (四)加大“双培”力度,提高“双带”能力。一是实施能人治村工程。要拓宽选人视野,采取“公选”和“两推一选”方式,积极从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德才兼备的“能人”担任村支“两委”主要干部。也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二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采取与党校、农广校联合办学或举办农民夜校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采取外出学习、异地培养等方式,选派农村干部到外地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大“双培”工作力度。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和村级班子建设规划,把农村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把工作骨干发展为村干部。要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学科技致富竞赛活动,提高他们学用科技、带头致富的能力。四是构建作用发挥平台。要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形象监测制度与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对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监督,激励他们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系湘西州委常委组织部长

稿源:红网 作者: 孙剑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