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即墨“五大工程”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5:41 大众网-农村大众

  如何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如何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即墨市近年来着力实施的农民健康工程、城乡低保工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程、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造全市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实平台,以体制保障和大力度的投入,叩打新农村的门扉。

  农民健康工程:为全市农民撑开健康保护伞

  在即墨采访,谈到农民健康工程,回答我们的有动情的倾诉、有感激的泪水、有走出病魔困扰的欢笑……无数声音表达同一个主体:感谢市委、市政府对农民健康事业的关心!

  2003年以来,即墨大力实施了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障体系为主的农民健康工程。在青岛五市率先推行了“以农村大病医疗统筹保障为主、大病医疗救助为补充、门诊医疗费减免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将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全部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实现了全市医疗保障的无缝隙覆盖。目前,全市统筹保障村庄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参保率达到99%;发动社会各界募集大病救助基金3993万元,已为6.1万名农民结报大病医疗费6511万元,向2189户困难家庭发放大病救助金473万元,基本解决了农民治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广大农民的大病医疗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重点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5000万元将镇卫生院改建为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6500多万元新建、改建800处“四室齐备”

  的农村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庄覆盖率达到100%,为农民打造了10分钟就医圈。

  已经过免费手术实现康复的4085名白内障患者和5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至今仍会感念市委、市政府的“光明行动”和“爱心行动”让他们生命的坐标从此改写。

  最低生活保障工程:为全市贫困人口提供保障

  “阳光救助”是即墨市最低生活保障中的一个响当当的服务品牌,其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不断完善的低保工作评审、审批机制,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估机制,不断强化的动态管理,使得即墨低保运行机制获得充分的保障,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

  在此基础上,即墨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56元提高到21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1280元,对享受低保的五保户每年增发920元的专项生活补助。今年1-8月份,即墨市共办理城市低保748户、1442人,农村低保6917户、11042人,共发放保障金650多万元、专项生活补助60多万元,切实保障了低保户的基本生活,使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了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

  被征地农民保险工程:切实解除失地群众的后顾之忧

  如果说土地被征算是农民一忧,那么即墨市被征地农民保险工程则为他们解除此忧,换得一喜。

  今年,即墨市财政拿出4636万元补助资金,对符合参保条件的9个镇、街道办事处的5.3万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助。截至8月底,全市已有66个村庄完成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收费工作,18周岁以上可参保人员已参保35308人,已完成村庄的参保率达到91%,共收缴保险费8186.3万元,其中,个人缴纳3266.4万元,村级补助2160万元,镇级补助435.3万元,市级补助2324.6万元,并已为409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46.4万元。

  从2003年开始,即墨市对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出台了《即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坚持个人缴费、村集体补助和市镇两级政府扶持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在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即墨市对参保农民的缴费比例不搞一刀切,实行弹性缴费,兼顾了各个层面参保农民的利益,并提高了市级的补助标准,减轻了镇级财政负担,确保了一次性补助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

  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即墨市的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从2001年就着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4200多万元,建立了资源管理、培训、转移、政策四大平台,形成了一整套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运行机制。去年以来,为适应新型产业发展的需求,又引进建设了总投资2亿元的青岛高级技工学校、总投资3亿元的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总投资5000万元的全国总工会劳务输出培训中心等高水平培训载体,初步构建起了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工相结合、高中低层次互补的培训体系。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24.8万人、转移18.5万人,农民非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70%。

  农民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

  来看一组即墨市农民素质教育投入的数字:

  近年来,3.8亿元巨资注入农村中小学布局,改扩建中小学校68处;

  即墨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的90%以上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劳动技能;

  从2005年起,实施了“双百”支教工程,从城区教师中选派100名教学骨干,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聘用100名优秀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同时让农村教师“走上来”,到城区学校接受培训,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从今年9月份开始,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按统一标准发放城乡教师工资,实现了城乡教师工资同工同酬。设立了200万元的高考奖励基金和1760万元的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基金,实施了救助失学儿童的“春雨助学行动”,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68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学生3.6万人次,资助升入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大学生381人次;为1.5万中小学生减免各类费用152万元,保证了困难家庭子女上得起学。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深入实施,统筹解决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数字本身已经说明很多。

  五措并举,我们已听到了即墨这座经济强市,在和谐的协奏中叩打新农村的门环的声音……

  本报通讯员李崇虎隋海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