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络渐成犯罪平台 “经济邪教”何日铲除(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8:48 新华网

  “经济邪教”本质日益凸现

  

  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指出,我国2001年提出“传销违法犯罪是‘经济邪教’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其蔓延态势,传销“经济邪教”的本质日益凸现。高峰说:“传销组

织者不仅对参与人员进行人身控制,而且还通过反复‘洗脑’,宣扬严重背离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致富歪理,对参与人员进行精神控制。传销的诱惑性和渗透性,超过了其他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

  据了解,从警方近年来查处的传销案件情况看,被骗参加传销的人员中,大多是农民、下岗职工、老年人等困难群体,近年来还出现在校学生等被骗参与传销的情况,绝大多数参加者被骗后血本无归,有的甚至生活无着。

  高峰说,传销不仅直接侵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生活秩序。而且由于传销组织诱骗和吸纳了大量社会人力资源和资金,并伴随假冒伪劣商品、虚假注册公司、偷逃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严重劣化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是什么让传销如此具有吸引力?

  全国整顿办副秘书长姚广海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国外直销公司开始进入我国。由于当时我国正处于市场发育阶段,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些不法者利用“直销”的名义,打着“快速致富”的旗号诱骗群众参与传销。

  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商事司司长赵晓光说,由于传销组织和传销犯罪分子以“快速致富”理论为诱饵,再加上当前我国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部分群众又对直销与传销的界限缺乏明确认识。传销组织和传销犯罪分子利用人们急于寻找就业出路、甚至想不劳而获的心理,诱惑群众上钩,实施骗局。

  赵晓光指出,传销组织和传销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形成人员网络,这一新情况的出现,对我国政府有效遏制传销违法行为的蔓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渐成犯罪平台“经济邪教”何日铲除(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