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个体的真实与“平均”的虚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47 国际在线

  作者:舒圣祥(个人文集)

  在关于中国房价的争论中,曾经有研究者通过分析房价收入比,得出了“中国房价收入比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结论。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2004年中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67,低于2000年的水平;二是在房价上涨的同时,居民收入也在增长。11月29日《学习时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

用简单平均数远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居民购房能力的差距。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购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于考察居民的购房能力。这个数据本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家庭收入决定着购房难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问题在于,房价收入比只适合考察个体家庭,却不适合直接用于考察整体水平。因为,个体是真实的,“平均”却是虚妄的:房价的平均与收入的平均之比值,纯属数字游戏,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真正的“平均”只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实际上民众收入水平不可能完全相等。但是,这个理想状态虽然永远无法真正达到,却是可以无限接近的——比如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占据主流的“橄榄型”社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现实,却仍是一个“葱头型”的社会结构:20%的富人占据着至少80%的财富,而80%的穷人占有社会财富的总量还不到20%。反映到现实生活就是,一部分人可以住高级别墅,另一部分人却只能望房兴叹。所以说,“平均”之于我们是非常虚妄的,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不是无限接近而是无限远离这个“平均”。

  既然如此,拿房价收入比来证明房价的“可以接受”,显然是纯粹的无稽之谈。可惜的是,这样的无稽之谈,事实上却很容易被采纳为决策的依据。原因有两点,一是以国家叙事覆盖个体叙事本身就是我们的传统,二是考察“平均”要远比考察个体的集合简单。所谓“中庸”之道,在统计学上几乎已经被简单化为了“取平均数”。在政府定价,在税负分配,在费用征缴,在其他等等方面,我们都能切身感知到这一点。

  强调国家叙事而忽略个体叙事,以抽象意义上的整体代替有血有肉的局部,这应该算是一种管理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最大多数的利益要求”。超越个体之上的“平均”表面上似乎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实际却正好背离了根本目的。“平均”不但没有代表“最大多数”,相反却代表了“极少数”:在“平均”点周围聚集的个体很少,大部分的个体不是分散于富裕的一端,就是集中于贫穷的一端。“贫穷的大多数”依然是我们的国情,一些专家和官员有意或无意地严重忽视了这一点。

  由于这个原因,基于“平均”的结论总是与公众切身感受相差很大,甚至正好相反;基于“平均”的决策总是遭到舆论的普遍质疑,乃至强烈反对。是使用评判标准的完全不同,导致了这一现象:公众作为个体使用的是真实的个体感受,研究者和决策者却使用了虚妄的“平均”数据。很大程度上,民众之痛和民生之悲,被虚妄的“平均”彻底屏蔽了,美丽的数据下隐藏着生活的悲辛。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以人为本”的“人”,只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而不能是作为被“平均”的一个个抽象的“1”,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