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住宅”唱响房地产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2:58 青年时讯

  在房地产市场上,灵敏的开发商早已注意到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居住环境的追求,在营销中纷纷打出环境、园林绿化、山水景观、清新空气等卖点,并吸引了一批批顾客。但人们对绿色消费、绿色生态住区理解得还很表面、片面,甚至是望文生义,以为搞多些草地、种多点花草树木就是绿色住区了。有的企业看到“绿色”牌的市场号召力,便只是把它当炒作概念,而不求实效。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房地产业的一些研究人士,对此做了一番评点。

  让居民们共享绿色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的赵斌说,绿色人居是一种生存哲学,是对待自然的一种观念,代表着人类经过两百年工业化、城市化之后,回过头来对生活的一种反思的结果。从园林管理的角度而言,一个小区要成为适宜人居的绿色小区,至少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化面积三个指标上达到一定程度。比如绿地率至少是40%,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要达到1~2平方米。

  绿色人居的根本意义就是和谐人居。起伏的山丘、蜿蜒的河流、成片的森林和有机的湿地,都是绿色人居的组成部分。

  举一个例子,有人把小山丘推平,把路拉直,再种上花草树木。就这样,生态的多样性、人类视觉和美学的多样性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荡然无存,再栽上多少树也是徒劳。

  居住社区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不要让雨水直接流到下水道,而是通过净化,用来浇花、浇草地。下水道的污物通过处理,在社区里用作花草的养料,这能够非常理想地减轻城市排污的压力。在建立社区的生态循环系统上,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一度放弃了土地赋予我们的再生能力。

  在目前的家居市场,景观营造上存在着四个并不科学的走向。其一,硬质景观风,过分追求亭台楼阁和人工水系,带来运行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其二,过多堆砌国外景观风格;其三,大量引进奇花异草营造景观,维护成本较高;其四,过分追求个性化。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最重要的是开发商要有意识地进行本地化。首先,在小区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给人以舒适的生态环境。其次,根据地形地貌来打造本土化程度较高的景观;最重要的是,要以本地植被为主,不要过分追求大树、古树,用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植物树种。

  总而言之,在小区里,也要让居民们共享绿色。宅前、宅后是绿色,从窗外看是绿色。在出门的第一步,脚下能够沾到绿色。成长的孩子,能够和绿色一起成长。

  绿色住宅有待消费者认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袁钟教授说,作为中国最火热的行业之一,房地产业向来都是走在时尚的前列,有着要应用一切科技产品和概念的野心,但往往在一番精心设计的炒作过后留给人们的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质疑。所以当绿色建筑成为今年热门话题的时候,有过“狼来了”经历的消费者们似乎开始选择充耳不闻。

  问题在于,在中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二十几年中,政策、土地和资金总是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以至于除了政策、土地和资金,房地产企业和开发商们对其他事物都已经无暇顾及。不关注的结果就是建筑部品行业的创新并没有得到来自客户的必要支持,市场的反应似乎总是要比理论上来得差很多,缺乏革新的原动力让建筑部品行业离其应有的地位越来越远。所以现在看来,一个原本应该引领着房地产业技术革新的建筑部品行业似乎有些孱弱,让人不禁担心其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能力。

  而消费者的漠然似乎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没有消费者的认同,再雄心勃勃的开发企业也会选择退缩,毕竟在未来潮流和现实利润面前,选择后者总是较为明智的。

  过多的概念炒作除了带给消费者审美疲劳之外,就是对新兴理念的普遍怀疑。对于忙碌着打拼基本居住空间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面积和价格才是当下关注的焦点,过多地考虑绿色和节能的话题怎么看都有些奢侈。更何况在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尚未显现时,普通房屋的价格优势显得那么有吸引力。

  除了消费者漠然下的市场疲软,标准的缺失恐怕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没有了强制性标准的“规”和“矩”,自然就画不出绿色建筑的“方”和“圆”。也就毫不奇怪会有许多不良企业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卖着传统的耗能产品。而当绿色标准的缺失成为一种常态,那么真正的绿色产品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自然就举步维艰。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就和国外先进水平渐行渐远。

  居住环境营造有偏差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梁勇认为,目前,在北京的各个小区中,景观营造上出现诸多误区。如过分强调模纹景观,草坪风大行其道、盲目移植珍奇古老树种,景观营造存在偏差。

  在不少小区,大量苗木密集种植的现象非常普遍,楼盘里面全是小树和草坪,草坪和模纹花坛成为景观营造的主流。

  梁勇认为,过于重视视觉的需要,不考虑植被生长要求,一味追求修整效果,追求短期景观效果,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无法达到营造生态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维护上将付出更多的养护费用。这样,楼盘的造价提高了,业主也要为之承担更高的房价和物业费。

  迷恋国外的风情,是北京楼盘的通病,开发商们越来越重视楼盘的景观设计,并将其作为销售时的一大卖点。但是,楼盘的建设普遍模仿国外模式,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千楼一面”的趋同现象,而且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在景观营造中,还有一个问题非常严重。不少开发商选择对现有资源进行破坏性建设,对于地块内自然湖泊、池塘采取填埋,再另外营造人工水景。这种做法浪费大量资源和资金,真正意义上的湿地景观和生态系统荡然无存。

  他认为这些都是今后“绿色住宅”的建设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他说:“好的种植设计不仅能使社区绿色葱茏,春季有花,秋季有果,色彩斑斓而丰富宜人,而且能在净化空气、隔绝噪声、屏蔽景观、柔化空间等方面都起到极好的作用,这也是住区景观设计在生态化方面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之一。”

  绿色住宅呼唤统一标准

  北京房协物业专业委员会的杜伟明说,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但无论怎么称呼,其核心都是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和经济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实施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住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商和购房者开始关注绿色生态住宅。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打出了“绿色牌”,纷纷推出“生态小区”、“环保小区”等绿色概念新楼盘,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在一些冠以“绿色”、“生态”、“环保”等字样的住宅中,存在着标准不一、良莠不齐乃至名不副实的现象。

  虽然对绿色生态住宅,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标准也不尽相同,但业内人士及专家们普通认同的是:绿色生态住宅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使人和建筑、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它将给我们带来少占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等益处。最近,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已经公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导则,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