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外贸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 台经济发展前景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4:33 中国新闻网

  台湾地区是中华经济区内经济现代化发展相对较早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目前台湾地区经济总量GDP近3400亿美元,名列全球第25位左右。台湾地区已结束工业化阶段,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例不足2%,工业产值所占比例不足25%,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近74%,具有典型的“发达社会”经济特征。不过,近年来,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出现逆转,面临更大挑战。

  增速下降投资减少

  从2001年至2005年,台湾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只有3%左右,不到大陆的1/3。其中,最大的物质生产部门制造业增长缓慢。内部需求尤其是民间投资与民间消费增长十分有限,是导致其经济增长放慢的主要因素。

  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趋于紧张,岛内政治纷争不断,经济环境与投资环境变坏,加上两岸迟迟不能直接“三通”,外商对台直接投资减少。据台“官方”统计,外商对台投资在2001年达到历史高峰(76亿美元)之后,就持续下降,近年平均在40亿美元左右。不过,从联合国贸易暨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看,外商对台投资规模较台“官方”统计还要少得多。2005年,联合国公布的外商对台直接投资只有16.2亿美元(台湾统计为42亿美元),在世界140个经济体中,台湾地区排名第126位,即倒数第14位,被排除在亚洲前10名之外,而且赶不上非洲的布基纳法索(第125位)。2006年,台湾地区出现外商对台湾企业的购并浪潮,造成外商对台投资出现大幅增长,预计全年达110亿美元。

  产业外移竞争力下滑

  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台企经营压力增大,迫使其大量外移,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纷纷大量外移,许多产业的生产基地转移大陆或其他地区,台湾地区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例超过40%。尤其是在IT产业,2005年的岛内生产比重不到7%,海外生产比重近93%,其中大陆约占80%。不少跨国公司的营运总部或采购中心以及欧美企业也不断撤出台湾,从而形成台湾地区经济边缘化危机。台北欧洲商会发表的资料显示,2006年已有33家欧洲企业撤出台湾,加上去年的17家,两年合计有50家,而且预计明年还会有15家欧洲企业会集体撤资。

  多年来,台湾地区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一直有较突出的表现,但近两年台湾地区竞争力下滑趋势明显。今年5月,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台湾地区排名从第11位降到第18位;9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至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台湾地区全球竞争力从2005年的第8位降到第13位,在亚洲从第2位降到第4位。“台湾已完全丧失竞争力”。

  外贸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

  台湾地区作为中国地理上一个较小的地区,曾是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曾造就了所谓台湾地区经济奇迹,尤其是在1991年之前,台湾地区外贸总额超过整个大陆的对外贸易量(台当年为1390亿美元),充分显示了台湾地区外贸的发展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台湾地区外贸增长有所起伏,但总体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05年达到3800亿美元,预计2006年将突破4000亿美元,而且出口与进口分别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贸易量在全球范围内居前15位。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表现显然较总体经济表现为好,这与两岸经贸关系密切相关。

  依台“官方”统计,到2006年7月底,台湾地区对境外投资总额累计接近1000亿美元,其中对大陆投资占了52.3%。目前,台湾地区经济增长放慢,但仍有较强的竞争力与资本输出能力,尤其是目前台湾地区的外汇储备达2618亿美元(10月底),仅次于大陆与日本,排名世界第3位。加上台湾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强,因此会不断进行“全球布局”,未来对外投资仍会持续发展,其中每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仍会保持在100亿美元的水平,若加上间接的资本投资,规模更大。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全球前7大外汇储备经济体中,中华经济区内占有3席,大陆与港台地区合计达1.4万亿美元,超过德、日、韩3国外汇储备总额,而且预计大陆在2010年的外汇储备将超过2万亿美元,显示了海峡两岸及香港经济实力与资本输出能力。

  外资兼并成为新趋势

  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活跃程度与市场规模。台湾地区资本市场在世界上不算大,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2005年,台湾上市公司691家,总市值达4766亿美元。尽管岛内政局不稳,纷争不断,经济形势也不算好,但外资仍看好台湾地区资本市场与投资市场。据台有关部门统计,自开放外资投资股市以来,到2006年10月20日,境外机构投资人与自然人等外资,累计净汇入台湾地区资本市场的投资金额达1231亿美元,其中2005年以来外资买进股市股票总额新台币3兆多元,卖出新台币3万多亿元,累计多买进3555亿元新台币(约110亿美元)。同时,外资投资金额占台湾股市市值的比例达到38%。

  加入世贸组织后,台湾地区门户逐渐打开,外资通过入股、兼并等方式投资台湾标的成为一种新的趋势(2001年7月,台湾地区提高外资可直接持有电信服务业股份的49%,同年10月开放外资可以直接取得土地,2003年全面开放外国专业投资机构QFII可百分之百持有单一企业股票,让外资逐渐将目标转向台湾地区)。于是,近两年来,出现外资争相购并台湾企业的热潮,被台湾媒体称为“新八国联军进入台湾”。这些跨国公司瞄准台湾地区的金融、有线电视、电信、基础建设、不动产、传统企业与高科技公司等产业。2006年,有9家国际跨国公司入主或收购台湾企业,资金达2000亿元新台币,所购产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与媒体两大领域。

  据台湾经济部门统计,2006年1至9月,民间固定投资金额较上年同期仅增长2%,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达到107亿美元,创下岛内新纪录,即使台湾地区上世纪60年代初开放外资后,也没有如此大的外资规模进入。这究竟是预示“外资收购台湾”的时代来临,还是外资再次扮演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尚需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