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车不一定天天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0:12 环球时报

  有关中国是否应该走“车轮经济”之路的争论近年来此起彼伏,但那种认为发达国家都不加限制发展私车的看法,却显然不符合事实。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海归人士说:东京市区公交四通八达,“原则上步行15分钟内肯定有地铁或轻轨车站,地铁和轻轨环保卫生、运行准时,上下班开私家车的人很少,市民私家车的功能主要是节假日出游。这样路面上的车流就减少了。”

  一位中国交通专家指出,虽然东京的机动车数目是北京的3倍,但东京机动车年行驶里程不到北京的1/4。北京的小车年平均行驶里程达到4.74万公里,美国是1.9万公里,欧洲是1.25万公里,日本则更低。这位专家的建议是:“有车不一定要天天开。”

  伦敦公共交通也十分便利:地铁线密如蛛网,巴士线四通八达。相反,市政府对私车的态度却似乎“百般刁难”,2003年出台“堵塞费”措施,对进入市中心的私车征收每天5英镑“买路费”,由此获取的收入则用于改善公交系统。2005年,这笔“买路费”涨到8英镑,相比之下,一张无限制使用整个伦敦地区所有公交工具的单日通票只有6.3英镑。

  对伦敦的经验,北京当然不一定照搬,因为伦敦城改建工作比北京落后很多。但北京似乎也不应把“新大陆”上的多伦多或美国大城市当作效法的楷模,因为中国城市的可利用面积根本无法与北美相比,私车发展的经济、资源、环境限制也远远多于美、加、澳这些人少地多之国。

  伦敦至少有一点值得北京学习,那就是密如蛛网的地下铁路系统。北京常住人口高达1000多万,但只有区区几条地铁线路,根本无法与人口700多万的伦敦的地铁系统相比。

  如果北京大力拓展地下交通运载能力,再酌情参考伦敦的经验,那么,凭借它那让伦敦相形见绌的宽畅、笔直、摩登的地上交通体系,北京一定能够大大缓解自身的交通堵塞问题。▲

  (摘自12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原题:交通的堵与疏,作者魏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