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透视“伪科学”之争背后的“政治话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0:22 红网

  最近关于“伪科学”的争论可谓甚喧尘上。有人要将中医斥为伪科学,又有学者上书要求剔除“伪科学”一词,学术界一下子热闹起来。不过,这种热闹不是科学观念的争论,而是对于“伪科学”定义展开的一系列科学阵地的争夺战。据12月7日《青年周末》报道:被称为“民科旗手”的宋正海和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又来了一次“口水”大战,而科普法也开始被民间学者称为宗教裁判所。

  这么激烈的争论,终于将什么是科学的常识性问题放到了舆论焦点。这篇报道中,宋正海提到用“错误理论”来替代“伪科学”一词,因为他不希望“伪科学”一词给各学科扣帽子;而且,宋正海与何祚庥双方也不停争取“主流”地位,以赢得争论的胜利。他们是真要分清什么是“伪科学”吗?还是要分清“伪科学”一词存在合理性吗?

  事实上,科学与伪科学向来就没有明确的边界,“科学”一词的外延也非常宽泛,这样的争论到底能否为科学重新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呢?科学观念一直处于历史的流变之中,不断互相排斥也不断融合,真与伪的面目从来不是静态地存在。

  何祚庥称“科学”一词来自西方学科的发展。但反观西方的科学发展我们发现,取代宗教神学、以理性为上帝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恰恰无法跳跃出宗教神学发展的历史阶段。西方科学的母体——西方哲学正是由追问上帝的存在而展开历时千年的形而上学的思索,直到文艺复兴“人”的觉醒,理性力量的爆发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宗教神学,新兴的现代理性思维得以发展。这其中更不乏社会资本主义力量的兴起而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商业阶层的崛起,人们对法律、科技的需求旺盛,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迅猛。

  再看看宋正海与何祚庥的争论,真是觉得毫无意义。通过语言的逻辑即使占领了舆论的巅峰,也无法掌握学科生命的主宰权。真与伪的对立,是历史阶段的对立,不是简单的是与非的对立。“伪科学”之争其实沦为了一元论的争论,这本身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读。

  就拿中医来说,将其指为“伪科学”的理由无非是:中医缺乏西方西学那样严谨的现代科学体系。传统中医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上发展起来的,这虽然看似一种东方神秘主义哲学,但在与西医的对人体研究和治疗上有某种殊途同归的结果。传统医学更需要的是更好的“现代化”和严谨的科学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斥为“伪科学”。

  再看看“伪学科”争论背后的词语:“打倒”、“宗教裁判所”、“扣帽子”,在这个貌似真与伪的较量中,里面包含的是政治话语的博弈。在公共舆论领域里,双方话语权力的较量不可能将所谓的“伪科学”剔除出去,只能是政治语言的游戏,是热闹场所里的“口水式”科学领地的争夺战。科学研究者本身不可能去评价科学的是与非的问题,只能是科学观念的交锋,从而从纷繁的理论中提取更接近终极真理的精华。

稿源:红网 作者:肖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