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制定适合农民工的社保制度更待何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0:23 红网

  12月6日,在浙江省召开的农民工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该省总共有1783万农民工,绝大多数人都没参加社会保险。据对部分非公企业的调查,90%以上的农民工不愿意参保,去年仅杭州地区退保的农民工就有近10万人。由于农民工的参保率不高,特别是工伤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还比较小,农民工患职业病,工伤、生病后,多数人只能回家养病,出现了不少因伤残致贫的家庭。(12月7日《今日早报》)

  出现大面积农民工退保的现象不单杭州市存在,全国各地所在多有。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农民工集中的广东省,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深圳市已经参加养老保险的外来工总数大概在50万人左右,而每年退保的人数则高达12万以上,深圳宝安区沙井社保站曾出现过一天有600多名农民工排队退保的场面(2006年1月9日《工人日报》)。一项本来能让农民工受惠的制度最终成了墙上的画饼,农民工毫不客气地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该项制度的不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现象?原因有三:第一,接近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只够他们保证眼前的生存,没余钱支付将来养老保险的费用;第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缺陷,无法实现不同地域之间养老金的顺畅转移;第三,频繁流动的生存状态让他们难以接受15年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金的事实。按规定,农民合同制职工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纳满15年以上,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这遥不可及的目标对他们没吸引力。归根结底,政府在推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时,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即没有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需要的社保制度,靠嫁接城镇职工的模本来制定农民工社保制度,肯定行不通。

  但千万不要以为农民工退保那么积极就以为他们不渴望保险,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希望老有所养,对于终年在外流徙的民工而言,尤其是在逐渐摆脱了土地依赖之后,他们更希望老有所养。因此政府在制定针对农民工的社保制度时,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广泛听取农民工的意见基础上,摒弃一刀切的官僚做法,根据农民工不同人群的特点,宜采取分步分类实施、按阶段执行的方针进行。譬如对那些从事矿山、建筑、化工等高风险工作的民工,可先让他们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特别是大病医疗保险;再如对那些拥有比较稳定职业且已在城镇就业较长时间(有的实际上已经成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可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其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办法可以视同于城镇职工;再譬如对于流动性大、无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则可以设计一种过渡性的方案,适当降低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的门槛(由原来规定的按其工资8%的比例缴纳个人帐户降低一到二个百分点),鼓励他们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杭州市一年有10万农民工退保的事实告诉我们,再不能盲目地把农民工完全纳入城镇社会职工保险体系了,此路不通。建议有关部门在认真调查分析这一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和他们的需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一切从照顾农民工的利益出发,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要求制定保险办法,优先解决农民工目前最需要的工伤保险和大病保险,然后逐步过渡到构建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稿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