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91岁老人当起遗体捐献"宣传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1:00 燕赵都市报

  见习记者尉迟国利 张岩 本报记者刘丽普

  今年91岁的李淑华老人,是省会棉五生活区一位普通居民,看到媒体上频频报道有些年轻人需要做移植手术而没有来源,她不仅自己登记捐献遗体,还说服周围人也去做相关登记。在她的带动下,棉五生活小区已有十几人加入到捐献队伍中,有的一家四口都成了遗体捐献志愿者。

  ■91岁的捐献“宣传员”

  坐在记者对面的李淑华老人身体看起来十分硬朗,“我除了耳朵背点,没别的毛病。”老人乐呵呵地说。

  知道李淑华身世的人都知道,老人这辈子不容易。老人婚后一年,丈夫王兆松就在1942年9月的太原战役中壮烈牺牲。“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心总会和你在一起。”临别时丈夫对她说的这句话,陪伴着老人度过了60多载。

  1975年,李淑华从棉五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看报。“看到有的年轻人需要做移植手术而没有来源,心里真不是滋味。”也就是这样的感受,促成了她捐献遗体的愿望。

  “你能帮我联系一下遗体捐献的事好吗?”2000年一天,李淑华对同住在一个小区的常少杰说,并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已按上红手印的遗嘱:病危之时,不再进行不必要的抢救;去世后,自愿将眼角膜捐献,自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部门研究……

  “这忙我帮。”常少杰被老人的举动感染了。随后,在常少杰的帮助下,老人终于如愿。2005年3月22日,石家庄市桥东区公证处的工作人员来到李淑华家,为老人做了公证,遗体捐献一事在法律上得到认可。

  ■又多了一名“宣传员”

  李淑华老人的义举感动了许多陌生人,也让常少杰久久不能忘怀。

  1992年4月,常少杰被医生诊断为患上了尿毒症,肾功能严重衰竭,需要做换肾手术。可没有肾源,只能等待。这一等就是半年,到9月份才等到肾源。

  1992年9月6日,经过105分钟的手术后,常少杰体内的新肾脏开始工作了———手术成功了!

  “若没有肾源和高明的医学技术,我早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捐献遗体我也应义不容辞。”在李淑华老人的感召下,常少杰做了遗体捐献的登记。随后,常少杰的妻子和80多岁的老母亲也做了捐献登记,成为遗体捐献的志愿者。

  从此,李淑华和常少杰等人成了棉五宿舍附近的义务“宣传员”,不断地向工友、亲属和左邻右舍介绍捐献的知识。在他们的宣传下,棉五生活区已有十多人加入到捐献队伍中,其中王节英一家四口都成了遗体捐献志愿者。

  ■遗体捐献离不开“宣传员”

  12月6日,记者从石家庄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者工作站了解到,该工作站作为省内首家遗体捐献接受中心,到目前为止,共有401人在这里做了遗体捐献登记,做公证的志愿者有254人,其中今年年内登记的有183人。

  该工作站的冉主任说,目前遗体捐献志愿者主要以石家庄为主,志愿者包括各个阶层,有离退休人员、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个体户及学生。今年4月份以来,夫妻双方或三口之家一起来登记的很突出。“遗体捐献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参与和支持,更离不开像李淑华老人、常少杰这样的热心人的努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