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信社架“金桥” 桂平荔枝走四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1:43 人民网-华南新闻

  广西桂平市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农信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积极服务荔枝生产,促进了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送资金上门,荒山变成“花果山”

  桂平是广西最大的农业市,属南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该市农信

社以信贷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投入信贷资金,帮助农民大力开发荒地山岭,引种优质果品,使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近5年来,该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9.07亿元,其中2.5亿元投放到荔枝产业,支持农民开发荒山24万亩,扶持果农开发优质荔枝品种6个。现在,桂平已形成了以麻垌镇为中心,以玉桂公路为轴线,全长60多公里,跨越11个乡镇,面积达24万亩的荔枝产业带。

  麻垌镇荔枝生产历史悠久,素有“中国荔枝第一镇”之称。近5年来,麻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9790万元,支持该镇果农不断扩大优质品种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现在,该镇的荔枝种植已发展到1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50%。共有禾荔、黑叶、丁香、白糖荔等10多个品种。这些荔枝平均亩产达1.25万吨,荔枝成了该镇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02年,麻垌镇东岸村、南乔村的1.1万亩无公害出口荔枝基地被批准为全区首个水果出口生产基地。

  麻垌镇的成功,激发了周边乡镇农户扩种荔枝新品种的积极性。大洋镇大洋村村民甘登坚在农信社贷款12万元,建起了占地50亩的阳光果园,开发、引种了翡翠荔和勒荔等新品种,年收入达10万元。罗播乡山背村全村300户农民人均耕地不到1亩,过去人均收入不到800元。农信社经过调研,每年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50多万元,支持村民开发荒山荒岭,大力发展荔枝生产。2005年,该乡种植荔枝达2.5万亩,产量达350万公斤,产值64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年,该乡的荔枝又获得了大丰收。

  送信息技术上门,质优价高树摇金

  桂平市农信社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及时提供管理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他们通过在市农业信息网发布信息、定期开设宣传专栏、广播、发放资料等,向农民介绍农业科技信息。

  该社还聘请农科专家为果农传授花芽护理、病虫害防治、培土施肥等技术。从1999年开始,大洋镇大洋村村民甘登坚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用野生的、不结果的蟾蜍荔在他的果园里进行嫁接,终于培育出荔枝新品种——翡翠荔。翡翠荔,甜而不腻、香而不浊、果大核小,集“新、奇、优”于一身,其果摘后三天内不变色,不走味。2002年,翡翠荔获得广西惟一最具市场前景奖。目前,甘登坚拥有6棵翡翠荔。2004年,翡翠荔枝产果90公斤,从荔枝开花时节开始,北京、广东等地客商就纷纷来信、来电订购翡翠荔,产品供不应求,致使翡翠荔卖出“天价”:每公斤260元。

  罗播乡拥有荣获广西荔枝一等奖的优质品种——勒荔。该品种果肉清甜多汁,营养丰富,价值很高。每年上市,售价最低每公斤14元,最高卖到每公斤44元。去年,全乡3万公斤的勒荔,成为不愁嫁的“皇帝女”。

  翡翠荔和勒荔“落户”后,桂平荔枝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果品也有了质的飞跃,中外客商纷至沓来,产品销往全国许多大中城市,还远销加拿大、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

  畅通销售渠道,促进增产增收

  为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桂平农信社每年投入流动信贷资金5970万元,大力培育交易市场,打通鲜果销售渠道。

  在具体工作中,他们首先对龙头企业扶强、扶优。每年为他们注入1000多万元流动资金,增强其竞争优势,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制,带动千家万户果农参与市场竞争。其次是扶持农村经纪队伍发展。对那些信誉好、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给予扶持,使他们发展成为农村经纪人。目前,桂平市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经纪人、销售员达3万多人。在荔枝成熟时节,他们积极与外地老板联系,大力推销荔枝,确保果农丰产增收。三是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对诚信经营的老板和经纪人大开“绿灯”,将贷款额度提高到5万至10万元,无需担保抵押,随用随贷。农信社还上门为客商和农户代收代付荔枝结算款项,既方便了外地客商和果农,又争取到更多客户将收购资金存入农信社。荔枝成熟季节,每年都有2000万元以上荔枝款存入麻垌信用社。

  在荔枝销售旺季,农信社信贷员还主动与江西、福建、南宁等地老板进行联系,成为鲜果产销的联系人。为组织好货源,农信社积极组织信贷员到果农家中,帮助他们采摘、装箱、运输、结算,提供“一条龙”服务。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果农增收。

庞革平 梁思芹 何琼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