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坚守爱心,托起山那边的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6:52 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彭永斌

  “山的那一边,还是山”——山外之山的艰难,天然恶劣的地理和资源条件,知识传播的有心无力,多少年来一直在无情阻挡着山里人的梦想,同时也激荡着一些人们心中的痛楚。于是以助学来架起山里人和山外的“桥梁”,成了不少人的心中之梦。前不久,“架桥者”之一的武汉老人江诗信不幸辞世,作为

江老助学事业的同行者之一的十堰男子陈志忠,近日躺在病床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将毫不犹豫地继续坚持江老的助学之路。

  客观上说,做一个助学者并不容易,尤其是对江老和陈志忠这些并非富有的人而言,更是艰难。他们在自身清苦的同时,还要忍受许多人的不解与冷漠。一个让人沉重但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爱心助学还没有成为广大民众的主动行为,甚至,捐助是一种“傻”的表现。

  当然,这决不代表希望就无所谓无。电影《武训传》记载了一个靠行乞而集资办起学校的武训,在武训朴素的想法里,家境贫寒而没能上学读书的他,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振兴教育,拯救处在外辱之中的国家。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中有不少人或许与贫寒学子们有着类似的经历,包括不少助学者,他们最初捐助的原因即为他人遭遇与个人际遇的相似。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从深圳的丛飞到天津的白芳礼老人,从武汉的江诗信再到十堰的陈志忠,以及那些尚不知名的助学爱心人士,正是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姓名,用坚定的步伐踩踏出了一条民间助学的道路。在一个依然有大量孩子需要书本和帮助的时代,个人力量的执着,其强烈的英雄范本意义,以一种震撼的力量促使我们跳出自身的现代物质生活,去审视着另一些人,看着他们如此真实的贫穷和走出山外的梦想,并激起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和帮助。

  这种帮助,不光是恻隐之心的激越与悲悯情怀的释放,也是一种社会担当。任何一个社会,不管其制度多么完善,来自民间的力量总显得不可或缺,因为,在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之外,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制度之上的福利还不能普惠众生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民众汇集起的爱心洪流。

  虽然丛飞离开了我们,虽然江诗信老人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泪水和尊敬。他们留下的事业,还有陈志忠们在坚守,也必定会有更多的人们聚集于旗帜之下,为社会服务,让每一个孩子能坐在教室里安心地学习知识的思想,也必定成为社会的主流认知而获得更多的人们认同和实践参与。助学贫困学子,开通山里山外的希望之路,将因越来越多脚步的丈量而走向美好。

  详见本报今日B/14、B/15版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