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每天上下班来回全程220公里,至少需要5小时 “候鸟族”每天洋山打来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8:50 上海青年报

  一年来,洋山的建设者们每天都迎着晨光从市区出发踏着晚霞从洋山归来,他们成了这个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年来,原来居住在洋山的居民也在每天感受着洋山的成长、壮大;一年来,有很多睿智的投资者来到了洋山,为洋山的成长注入血液!

  每天上下班来回全程220公里,上下班全程至少5小时。自洋山港开港一年以来,每天约有1100名洋山港工作人员体验着普通上班族难以忍受的上班生活。这群工作人员中有码

头司机、工人,也有洋山海事处的船长、高级技术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形成了洋山“候鸟族”,成为全上海上班最远的人。

  每天经历超长上下班路程的主要有港口的作业人员、装卸司机、管理人员以及洋山海事处的工作人员。在洋山海事处,上至处长下至普通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体验超长距离早出晚归的上班生活。

  (记者 顾佳)

  洋山海事处处长黄俊德

  班车上每部电影都看N遍

  洋山海事处处长黄俊德告诉记者,每天早上,洋山海事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6点55分之前,赶到市海事局位于四平路的政务大楼,等待去洋山的班车。经过110公里的长途跋涉,赶到洋山上班。为了让处里工作人员不至于太晚到家,不用连夜值班的工作人员可以在下午3点半下班,乘坐班车去市区。即便如此,班车赶到市区至少也要18点30分左右,一些工作人员再从下车地点赶到家中,可能已经晚上8点了。为了应付遥远的上下班路程,班车上为员工预备了影碟,然而一年下来,班车上的每部电影都被重播了许多次,路途实在太长了。

  黄俊德告诉记者,在洋山工作需要早出晚归,不能照顾家里,就连自己儿子结婚新房搬在哪里都不知道。不过,由于洋山港海域环境瞬息万变,海事处每时每刻都可能接受巨大挑战,这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全体人员的配合也是他在其它地方不能体会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因此,尽管上下班路途太长,但黄俊德还是深深喜欢上了洋山处的工作。

  班车司机谢万国

  接送洋山人上下班最幸福

  从洋山海事处搬到芦潮港开始,谢师傅就为海事处开车。去年,洋山海事处正式“移师”小洋山,谢师傅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天要接送来回洋山港上下班的工作人员,终点站从芦潮港转移到小洋山,每天来回要多开70公里路,每天早出晚归,谢师傅却觉得这种生活很幸福。

  当时刚调到“洋山海事处”当司机,谢万国并没有想到以后的工作会如此辛苦。6点55分必须准点从四平路发车,每天清晨5点多,谢师傅就要起床出门了。从四平路到洋山港最快也要走2小时,如果经过杨浦大桥赶上堵车,单程就可能要花3小时。

  下班路途更为艰辛。洋山海事处一般15点半下班,通过东海大桥,到芦潮港至少要到17点30分。即便全车的同志已经下车了,谢师傅也必须将车开回市区的停车场,而此时正是市区路面交通最拥堵的时刻,全程可能花上3到4小时左右。

  由于洋山海事处配备的大巴司机只有两名,谢师傅几乎每天都要完成近6个小时的来回接送路程才能休息,所以休息的时间极少。虽然谢师傅已经当了几十年司机,也深知当班车司机是一份非常艰苦的工作,但是每天如此毕竟太辛苦,他也曾想放弃,找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不过自己始终舍不得。

  谢师傅说,自己之所以在这里坚持,就是因为难忘自己和洋山的同事们同甘共苦的生活。这两年来,芦潮港、小洋山一带的变化太大了。而当初自己刚到洋山海事处工作,芦潮港那边的办事处只有几位同志,大家天天一起上下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建设者】建筑工人

  现在喝水享受贵宾待遇

  本报讯(记者 吴晓青)“三年前,我们作为‘先前部队’率先来到小洋山,当时这里就是一个荒岛,连水也没有,都是船运过来的。”提起一年前“垦荒”的心酸,中交三航局的老书记周士权仍心有余悸,但现在一日三顿,建筑工人们都能吃到肉和蔬菜,感觉很知足了。

  现场,在驾驶员的带领下,记者终于在施工现场找到了老周,已经是中午12点了,他忙得连饭还顾不上吃一口。“三年前,我们刚来的时候,四处找水喝,当时在一个小山丘上找到一个水塘,四周都是坟墓,通过过滤才终于喝到淡水。”老周是连云港人,离家整3年,已经与这里的建筑工人结下了“兄弟友谊”。

  当时,在小洋山过的第一个中秋节,至今令老周记忆犹新。由于找不到食物,当时老周找到了一盒罐头肉,竟然现场拼成了10多盆菜,兄弟们一边吃菜一边流眼泪,其中有两人坦言实在吃不了这苦头,第二天就回家了,再也没有回来。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彻底改变。“只要建筑工人‘点菜’,我们就可以专门去采购,完全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老周指着自己饭盒里的红烧鱼,笑着说,围海造地时,一天就可以捉到100多公斤的海鱼,但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专门从芦潮港、舟山等地运输过来。

  “二期的工程时间特别紧,只有3个月,尤其是夏天,最高温度达到41度了,建筑工人们喝的水都是煮沸、冷却后的饮用水,享受贵宾待遇。”面对记者的采访,该局负责洋山港二期道堆项目经理张爱刚坦言。

  【当地居民】渔民妻子变成洋山港炊事员

  53岁的陆根妹原是大洋山岛上渔民的妻子。前两年,丈夫丧失了劳动能力,女儿又年幼需要照顾,由于周边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她一个人种田维持全家艰难的生活。自己打理农田,收入仅刚够维持全家温饱,有时丈夫看病都要向亲戚借,生活十分艰难。

  去年洋山港开港后,陆根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她自己来到洋山港当上了食堂炊事员,丈夫也在洋山港干起了简单的拖地扫地工作。

  一年过去了,如今陆根妹不再面黄肌瘦,现在皮肤白了,也比以前胖了,见到邻居们也常常挂着笑脸,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愁眉苦脸的。她告诉记者,现在她和丈夫每月收入相加有1600元左右,不但能维持小康生活,丈夫看病也有了保障,不用担心自己一个人养不活全家了。

  在小洋山周边的大洋山、芦潮港一带,像陆根妹这样的打工族并不少。陆根妹身边就有不少村民走出村庄,来到洋山一带打工,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小洋山开发后,旅游业也被带动起来,周边宾馆、饭店越来越多,工作也好找了。不少务农者还有渔民都转行开展服务性行业,妇女当保洁人员、食堂打杂,男子则干一些送水等体力活。

  (记者 顾佳)

  ■链接

  洋山港将引国际一流服务品牌入驻

  打造成适宜居住的国际化港口

  本报讯(记者 吴晓青)洋山深水港将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国际化港口,届时将吸引国际一流的服务品牌入驻。昨天,政协委员任先正提出了一幅规划蓝图,他告诉记者,今后将陆续吸引一些高档酒店等配套服务业入驻,打造成为一个适合居住的临海港口。

  任先正告诉记者,目前规划的为“一个扁担、两个箩筐”格局,即东海大桥好像是一根“扁担”,两个“扁担”分别是洋山深水港和芦潮港,后者主要成为酒店等配套服务业的“生产基地”。

  任先正说,现在的洋山深水港还只是一个以工业港口为主的基地,缺乏一定的服务设施,今后在一定条件下,将可以考虑吸引更多的知名品牌或者“国际管家”走进来,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基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