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水青山依旧在 “金山银山”更可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9:37 南方日报

  科学发展看河源⑤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着力栽好环境建设的“生态树”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着力栽好环境建设的“生态树”: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发展,这是古今中外发展的深刻教训。绿水青山是“后发河源”的

优势所在,是河源市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是河源人民的宝贵财富。不发展没有出路,如果为求发展而污染了环境,更是死路。因此,河源高度重视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一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变环保压力为环境优势,利用生态资源,保持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今年11月上旬,第十一届国际旅游小姐大赛总决赛在河源举行,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们对河源的青山绿水赞赏有加,自觉当起了河源旅游的形象大使。

  其实,自觉担起河源形象大使的又何止这些佳丽,近年来,有多少精明的投资者在看了河源的好山好水之后,就把“家”安在了河源。据该市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市落户外资企业500多家,投资总额达270多亿元。在众多的投资者中,不仅有农夫山泉、鹰牌陶瓷等国内知名企业,而且有香港精电、香港龙记、香港红发集团、香港福新集团等香港知名上市企业,还有法国萨基姆等世界500强企业等。河源的青山绿水,开始为其换回“金山银山”。

  200个项目因环保原因被拒门外

  河源是广东的生态屏障,是东江下游地区3000多万市民的饮用水源地,长期以来,因环保方面的原因,河源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到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产值116.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7亿元,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4。

  河源不加快发展不行,经济上去了但环境质量下降了也不行。近年来,河源市在总结近年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即要在加强环保的前提下加快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3年来,全市先后因为环保原因而拒绝了200多个好效益的企业,投资金额达300多亿元,按一比三产值计算,河源无疑拒绝了近千亿元的产值收入,但河源没有后悔。

  经济大发展环境指标未现拐点

  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下,河源近几年经济走向高速发展,2005年,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8%和46.6%,今年1—9月,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8%和69.1%,有人质疑河源如此高速度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到环保的质量。河源市环保局负责人用数字作出了直截了当的回答:不会!

  河源市2002年—2006年主要环境保护指标显示,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仍然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新丰江、枫树坝水库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2003年—2005年,河源连续3年在全省环境质量考核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中获得双优秀,库容达139亿立方米的万绿湖还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河源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交接水域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均为100%;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也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上。与环境质量主要几项指标未出现恶化的拐点相比,4年间,河源生产总值维持在每年16%—26%的高位增长。

  转变思路化生态压力为生态优势

  河源市高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河源高新区项目进园的首要条件不是投资额大,而是低污染、无污染。而更多在河源落户的企业也是选择了这里的一流生态环境。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既是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又是生态环境实力的竞争。河源拥有的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森林,形成该市不可多得的一张名片,使河源在众多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像饮用水生产、手机生产、食品加工等一大批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也看好河源的良好生态环境,纷纷在河源投资设厂。

  据河源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凡新上的建设项目,必须经环保部门审批后,才能办理立项、征地等手续,即所谓“三同时”。目前,全市“三同时”的执行率已达99%以上。同时,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市医疗废物、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市石材五金加工示范区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3年来,全市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已达1亿元。市高新区为环保建设,计划在园内投资5000万元,建一块5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规划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流经湿地自然净化,然后再经过两公里小河净化,最后循环排放回东江。

  特别是河源市各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河源的明天会更好!

  专家学者看河源

  河源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工作的认识和努力,得到了环境保护权威机构和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扬。

  2004年3月27日至29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王占生教授等水资源、食品和经济方面的专家对万绿湖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万绿湖水质全面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是水域功能最高的源头水,是难得的未受污染的清洁水源。经常规水质处理,即能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达到直饮水要求,可以直供饮用。并一致建议,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河源万绿湖“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称号。

  2004年3月28日,香港环保专业团体的权威部门、香港工程学会环境分部的教授、工程师到河源市考察环保工作。该部负责人认为,河源市在实施珠江综合整治和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河源境内的东江干流、支流水质良好,河源人民为保护东江水质、确保香港同胞饮上优质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环保工作的精神值得学习和推广。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谢思佳通讯员谢文丰

  明日敬请垂注:科学发展看河源⑥

  既要激发活力,又要从严治党,着力栽好永葆先进的“常青树”

  图:

  河源市2002-2005年GDP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曲线图

  万绿湖被授予“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梁炜培梁文祥摄

  2005年5月15日至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到河源市视察,高度评价了河源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并以“固本清源保东江,同心协力兴山城”寄语河源。图为蒋正华副委员长(左二)为河源市题词。黎房新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