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企业还要交“学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9:39 南方日报

  跨国并购

  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IT、通信产品的进口关税逐步下调,到2005年底,绝大部分的手机、计算机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已经下调为零,市场大门彻底向海外打开。不过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的IT行业并没有因为关税壁垒的消失而陷入发展困境,反而借助本土消费市场的强劲增长已经生产成本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IT制造中心的地位。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出口就超过100亿美元,手机出口也超过了1亿部,高居我国商品出口的前两名。

  除了产品输出外,入世以来,中国自有品牌企业的实力也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壮大,从2003年开始,国内企业并购海外知名厂商的“蛇吞象”故事也屡屡上演,中国品牌向全球扩张成为了一个新热点。虽然其间波折不断,中国企业自身的品牌、管理问题也面临考验,但是这种勇敢走出去的决心值得肯定。

  国企纷纷上演跨国并购好戏

  2004年,堪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元年”。当年1月,TCL集团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从而达成了彩电年销量1800万台的规模,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彩电“巨头”。同年4月,还是TCL,再次作出了并购海外企业的壮举,这次的对象是法国通信巨头阿尔卡特,TCL集团宣布和阿尔卡特合资建立一家新的手机公司,并且在未来四年中逐步从阿尔卡特手中买下该公司的股份,借此,TCL的手机也彻底打开了通向欧洲市场的大门。

  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浪潮中,TCL虽然拔得了头筹,但是真正的高潮属于联想。同样是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此举不仅震惊业界,也一举让联想进入了全球PC行业的三甲之位。此后的2005年6月,中国台湾企业明基集团又收购西门子的手机部门,这一次次的并购故事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全球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一系列的国际化收购中,中国企业不仅打开了欧美主流市场的大门,更加得到了PC、手机等行业的不少核心技术以及国际化的研发人才,这对于强于制造的中国IT产业来说,意味着产业升级的可能。从代工制造转向核心研发的中国企业发展路线也因此得到了实现的良机。

  实现国际化还需过管理关

  并购虽然为中国企业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但是产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以致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却没有想象中的好走。以TCL集团为例,虽然其在2004年多次上演了收购海外企业的壮举,但是在消化海外企业的过程中却经受了文化、营销、管理整合的重重难关。2003年,TCL集团的净利润超过7亿元,但其收购的汤姆逊却亏损高达17亿元,随后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部门也同样负债累累。这种情况不仅仅是TCL碰到了,收购IBM个人电脑的联想也同样面临着被收购对象的巨额亏损,“扭亏为盈”成为了中国企业并购海外公司的首要目标。

  然而要实现扭亏,中国企业就不得不面对企业文化融合、内部管理重整等层层考验,这个过程的艰难绝对超乎人们想象。TCL集团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才在2006年第三季度实现了盈利,而明基则在收购西门子一年后不得不放弃欧洲市场,因为一年80亿的亏损并非哪个企业都能够承受得了。

  由此可见,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还只是刚刚开始,要想打造属于中国的全球500强企业还需要更多的学习,甚至交出更多的“学费”。

  身在其中

  柳传志:走出去前一定要想清楚

  联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了,作为联想成功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前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对于取得的成功也颇有心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联想预先把事情想清楚,把并购的目的、战略步骤、出了问题之后如何应对一步步一层层都想清楚。要有系统的考虑,要组织班子来考虑,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

  同时,柳传志也强调,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初还需要注意控制三方面的风险:一是市场风险,新公司成立后如果市场不认可,客户大量流失;二是员工流失的风险;三是业务整合、人员文化磨合风险。“联想就是针对这三种风险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其中包括维持产品品牌不变、公司业务人员不变;对高层员工讲述企业发展的远景,保持原有待遇;尤其是对中外文化冲突,联想以‘坦诚、尊重和妥协’三个词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柳传志称。

  链接

  中国IT企业海外并购回顾

  TCL&汤姆逊2004年1月,与法国汤姆逊在法国签署合作协议,7月底合资公司TTE在深圳成立。由此,TCL彩电总销量突破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彩电生产商。

  TCL&阿尔卡特2004年4月,TCL集团宣布与阿尔卡特公司组建一家手机合资公司。阿尔卡特向合资公司注入4500万欧元及亏损的手机业务及600名员工。此举成为了中国企业并购海外手机厂商的第一个案例。

  联想&IBM2004年12月,联想以12.5亿美元将资本主义世界中最闪亮的品牌“IBM”收归帐下。一夜之间,联想的业务规模暴涨4倍,以8.6%的市场份额挤进世界PC三强,成为首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

  明基&西门子2005年6月,持续亏损的西门子将手机出售给了明基集团。在不裁员的承诺下,西门子“倒贴”2.5亿欧元给明基并且购买明基价值5000万欧元的新股,从而持有明基2.5%的股份。但明基一直无法扭转西门子手机部门的持续亏损,近日明基集团高层决定终止继续向该业务部门投资,并为其申请破产。

  本报记者程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