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八医院今迎85岁生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0:09 南方新闻网

  市八医院今迎85岁生日

  多位退休医护人员深情回忆数十年来鲜为人知的种种轶事

  本报讯(记者王瑾通讯员孔庆芬张勇)今天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八院”)85周年院庆,这家在老百姓眼中“有点神秘”的传染病专科医院,85年间经历过流脑、

非典、登革热等多次大风大浪。记者近日采访了曾在市八院工作过的老院长、老医师和老护士长,了解到当年不少鲜为人知的轶事。

  医院几经变迁职能未变

  1921年,市八院的前身广州市立传染病医院在小北象岗顶前清两王庙故址成立,时至今日,虽然市八院的名称和地址几经变迁,但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职能始终未变。分析市八院在各个不同时代所收治的病人,可以看作是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传染病发展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市八院收治的病种以白喉、麻疹、伤寒、流脑、乙脑、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居多;70年代收治的病种增加了猩红热及登革热;80年代则新增了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到了90年代,艾滋病开始成为医院新收治的病种;21世纪初则新增了收治非典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如今,肝病、艾滋病等已成为医院主要收治的病种,肝病专科和艾滋病专科已发展成为广州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和谐医患关系至今难忘

  1953年,广州很多人得了结核性脑膜炎,而且不少是贫苦的老百姓。当时,医院一张病床收治两个病人,一名护士每天要为十几位病人注射。由于物资供应匮乏,医护人员用的胶手套很难买,一个手套补了十多次还拿来用。医生们想出了个“土办法”:手术前将手在酒精中浸泡15分钟,然后再去做手术。用这种最直接的消毒方法,节省了不少胶手套,几个月下来也没有发现一例感染。

  回想当年,老同志们感受最深的还是当时和谐的医患关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世纪60年代全院为一位名叫凌立岛的工人做人工呼吸。那时,在红旗印刷厂工作的凌立岛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他的胸肌萎缩,不能自主呼吸,又非常抗拒使用呼吸机。医院随即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轮流为他做人工呼吸,每人一个班两小时,全天24小时地排下去,这样持续了两个星期。

  每逢危难时刻必做尖兵

  上世纪60年代“文革大串联”中,流脑肆虐。市八院几乎将所有能用的地方都用来收治病人,连职工宿舍、大礼堂也被腾出来当病房。当时,医院只有100多张床位,几十名医护人员,一年收治了4000多例病人,其中不少是危重病人。老同志们感叹道:“那种大规模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暴发情形不亚于非典。”每到白喉、流脑等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市八院的医生一天往往要看30多名病人,虽然防护措施做得好,但被感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一位医院退休职工表示:“在一次流脑肆虐时,我们的医生48小时要上3个班,不少人被感染,白天是医生,晚上是病人。”

  2003年,非典肆虐羊城,作为政府指定的首家收治医院,市八院共收治病人400多名,是收治病人最多、收治时间最长的医院,这次来势汹汹的突发性传染病将市八院推向时代的风口浪尖。其实,此前每当有重大疫情发生时,市八院所起的作用都非常显著。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