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吉林省榆树市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4:44 新华网

  新华网吉林频道12月8日电(卢彦东、徐晓东)有这样一组数字:榆树市2004年粮食产量46亿斤,2005年粮食产量是46.5亿斤,2006年粮食产量是47.5亿斤。自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产粮标兵县(市)殊荣。作为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来说,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纪录,而且每年以亿斤的速度递进,这些数字的背后,令人欣喜,更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初冬时节,走进榆树探寻缘由,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科技种田,“催生”产量。在榆树市近郊一隅,拥有着一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这个示范园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与普及,引领着当地及全市农民,用现代科技重新演绎着传统农业;在榆树市弓棚镇,农业机械化已得到全面应用,每到春播季节,农民只要把种子化肥放在田间地头,农业机耕队就权全负责了;在榆树农村活跃着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推广优质种肥、进行农业植保、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粮食种植总面积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榆树市把大力普及农业机械化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作为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以稳定总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重点推广高淀粉玉米、高油大豆、优质水稻品种,高淀粉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70%以上,高油大豆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优质水稻占总面积的95%。种子质量全部达到国标一级以上,良种推广普及达到100%,在10个乡镇建立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推广种子包衣、化学除草、农田灭鼠、赤眼蜂防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06年全市农田灭鼠可减少粮食损失1.8亿斤,赤眼蜂防螟可减少粮食损失3400万斤。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0万亩,节约生产成本264万元,粮食增产750万斤。同步规划了百万亩农机示范区,发挥农机先导作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2006年,全市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0%,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在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全市粮食平均亩产达到591公斤,比上年增加37.6公斤,增长6.8%。

  产业链条,“拉动”产量。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是榆树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县域突破的主要途径。立足农牧资源大上快上项目更是榆树市促进粮食转化,增强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榆树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也是大豆、水稻主产区,面对年年丰收的金灿灿的粮食,如何把它变成工业原料,是榆树市各级领导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后引资建设了吉粮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化工醇项目、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12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吉林省禾丰米业有限公司全无菌包装米饭项目、榆树谷雨豆业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大豆蛋白分离项目等通过招商、通过改制盘活的粮食深加工项目已达几十家。仅吉粮、中粮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就可加工玉米220万吨,占全市玉米总产量的80%以上。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如果外地玉米不流入榆树的活,榆树年产200万吨玉米将全部被转化。同时为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而不活的问题,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本着“老粮老办法、新粮新机制”的原则,将35家国有粮库租赁给大型粮食企业,激活国有粮食企业活力。一方面,使这些企业在榆树市直接建立了购销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大型粮食企业的加入,进一步带活了榆树市的粮食流通环节。通过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榆树市的粮食流通大门彻底打开,解决了多年来的卖粮难问题,而且由于有市场保证,粮食生产效益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了粮食生产在全市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粮食经济,“带动”产量。榆树近两年来,滋生这样一种现象,站杆卖“玉米棒子”,而且价格不菲,这让农民尝尽了甜头。不用收割、不用任何秋收费用,长在地里的玉米直接卖给了商家,屈指一算,不值钱的玉米芯都连带着卖上了好价儿,据有关数字统计,站杆卖玉米棒子斤粮价格上涨了2至3分钱。究其原因,榆树市的酿酒业、黄牛、生猪以及豆制品等产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除全市几家大型白酒企业之外,仅中小型的小酒厂在五棵树镇就存活着168家、豆腐房500余家,全市黄牛发展到103万头,生猪发展到300万头。有些乡镇出现粮食外购现象,五棵树镇年粮食产量是10万吨,每年还要外购4万吨,弓棚镇年粮食产量是7万吨,还要外购3万吨。就连城发乡的豆腐屯,50户人家25户做豆腐,每年要转化黄豆上百吨。在榆树市卖粮已不再是难题,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

  政策服务,“刺激”产量。政府服务是保证粮食生产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实践中,榆树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全市粮食生产搞好服务。一是资金服务。今年,协调银信部门发放粮食生产信贷资金6亿元,确保了种子、化肥等粮食生产物资及时到户,特别是保证了薄弱户、困难户都能及时种上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均衡发展。二是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农业、科技等涉农部门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并抽调256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真正把粮食增产、增收技术传授给农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推广技术不到位"问题。同时,针对粮食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适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编发粮食生产指导意见,而且全年为农民提供气象参考信息,使广大农民在粮食生产实践中,时时都能得到科学指导。三是农资质量服务。坚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从源头上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

  2006年,榆树市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措施,全市农民获得国家粮食直补资金1.6亿元,良种补贴资金1900万元,技术补贴资金179万元,各项补贴资金共1.8亿元,平均每人增收175元,每户增收695元。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全市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针对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榆树市坚持多元筹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努力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仅“十五”期间,就投入农业资金2600万元,相继建成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标准粮田项目、现代农机装备项目和农业生物有害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投入财政资金597万元,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投入水利资金1.47亿元,开展了石塘水库除险加固、花园沟小流域治理、刘家城墙沟水土流失治理等66项水利建设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6平方公里,建成机电井6931眼,增强了“一江两河”和5座中型水库的防洪减灾能力;投入林业资金900万元,营造农防林900公顷,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投资190万元建设了弓棚镇春阳村、五棵树镇合发村农机示范区,分别投资500万元、385万元,在先锋乡民权村、弓棚镇荣誉村建设了全省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村,提高了全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