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印度门童,见到老外格外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6:46 世界新闻报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话字正腔圆 能给出租车指路

  与英国管家和菲律宾佣人一样,印度门童也是享誉世界的服务品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上海各大酒店的印度门童,如今又悄悄回到我们的视线中。

  

印度门童,见到老外格外亲

  印度门童艾斯曼

  每天半包“中南海”

  艾斯曼是个“老北京”了,11年前从印度来到中国,已经在北京某五星级饭店工作了6年,算得上是老员工。还没到饭店门口,老远就看到身穿大红制服头裹大红头巾的艾斯曼。帮着到达酒店的客人开门、安排行李,为要出门的客人找出租车,回答客人的问题,艾斯曼忙忙碌碌却有条不紊。进进出出的客人似乎都很喜欢他,一个德国客人还告诉记者,每天看到开心、热情的艾斯曼,心情都会跟着好起来。

  酒店把3层一间标准间腾出来做为他临时的“家”。虽然只有一间,艾斯曼仍然打扫得井井有条。阳台被他收拾好,摆上书桌和电脑当书房。点上一根“中南海”,艾斯曼告诉记者,中南海的味道特别好,清淡香甜,以前在印度五天才抽一包烟,现在两天就一包。享受着工作后的第一根烟,艾斯曼讲述了他的故事。

  知道的路比“的哥”多

  1968年,艾斯曼出生在孟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就到工厂当司机。从小艾斯曼就对中国有浓厚的兴趣,不过那时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遍布孟买大街小巷的中餐馆上。艾斯曼常常想,能做出这般美味的国家该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机会终于来了,艾斯曼的大哥被聘用到科威特驻华使馆。经大哥的引见,1995年,27岁的艾斯曼来到北京,在阿联酋驻华使馆当司机。5年后,又是大哥从中引荐,他认识了现在这家酒店的老板。

  回忆起那段日子,艾斯曼还是更喜欢现在的工作。他说:“以前在使馆,虽然表面风光,但是休息时间极不固定,从早到晚任何时候都要待命。现在,工作时间固定,而且每天看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进进出出,还能随时给他们帮助,这种感觉不错。”

  也许是得益于5年的司机经历,现在的艾斯曼就像一张北京活地图,无论客人想到哪里,艾斯曼都能准确地告诉,甚至连出租车司机不知道的路,他都知道。艾斯曼还谦虚地说:“这几年北京变化太快,天天都变,好多地方几个月不去就不认识了。”

  由于工作环境基本都要求他说英文,所以艾斯曼的中文仅限于工作中最常用的那些话,虽然不多,但字正腔圆。刚见他时,他就正在对着一辆出租车喊:“出租车——别停这儿——挡大门儿了!”听他到位的儿话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中国长大的呢。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