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部督察员“认可”老城南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02:27 现代快报

  ■2006年8月21日,面对城南历史上最大规模改造,现代快报推出《老城南》特刊,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2006年8月26日,快报邀请读者参观老城南。

  ■2006年8月下旬,建设部派驻督察员,三人小组进驻南京,调查情况。

  ■2006年9月19日,快报报道受到高度重视。南京市规划局、市建委等多部门联合召开研讨会。

  ■2006年10月,在看到快报相关报道后,中央级媒体关注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事宜。

  ■2006年11月15日,一份涵盖了33条建议的规划请示,由南京市规划局递交到了政府,快报予以全方位报道。

  ■2006年12月4日,“门东老街”规划正式公示,提出全新的“传统城市肌理再造”模式。快报对此率先权威披露。

  情牵老城南 快报步步领先

  作为南京老城南三大历史街区之一的门东,秦淮区从年初开始决定对这里实施改造,打造“南门老街”。地块南起中华门东段城墙、西抵内秦淮河东岸、北到长乐路、东至箍桶巷,面积约16.8公顷。

  2006年5月,拆迁正式启动,政府委托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地区项目设计经验的南京大学建筑学院赵辰教授领衔项目的规划设计,而初步成果8月10日通过了专家咨询。项目组大量调查后发现,地块上具有传统空间品质的“城市肌理”是最有保护价值的东西。“城市肌理”,应该是由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巷网络和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坊建筑共同组成的,其中也蕴含了特有的老城街坊邻里关系和社区服务体系。

  在该地区的规划过程中,为了完整充分地展现这种具有传统空间品质的“城市肌理”,规划研究方案尝试采用一种“传统城市肌理再造”的方法,修复式地再造这种城市肌理。所谓“肌理再造”,就是以保留历史性的街巷网络体系为前提,在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坊建筑的基础上,填补以符合原地区街坊建筑之空间特点和建造规律的民居类型和相应的变体,新填补入的民居类型和变体将完全修复原有受损的“城市肌理”,并承担起新的城市更新与发展功能。

  作为南京最大、最早的民居群,老城南已走到历史关头:市民要求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传统保护方法太容易破坏历史街区。

  老城南该何去何从?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赵辰教授提出了“传统城市肌理再造”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能否成功?赵辰自己觉得“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历史街区保护还需要多学科专家配合,做大量的工作”。

  保护老城南 有了全新办法

  市民手拿快报来听会

  定在上午10点的说明会,会场市民席在9:30就被挤满,不少人从头到尾都是站着的。这些前来参加会议的市民,手里都拿着快报关于老城南的报道。

  家住甘家大院附近的陶女士说:“快报上写的,城南拆迁不会推倒重来,而是有一个全新的办法。”她说,虽然自己不懂得规划,但还是要来听听,自己祖辈住在老城南,真的不希望一下子搬走。

  68岁的程嘉梓老人,是城南名人程先甲的孙子。昨天他默默地坐在会场边,就是想了解到南京老城南的发展方向,程老先生关注的,是位于大百花巷上的程先甲故居,现在是省级文物了。“我18岁前都是在城南住的,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巷子的尺度和建筑的特点。”

  城南改造市民意见不一

  城南究竟该不该改造?记者发现,与会的当地群众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已经73岁的张先生说,自家房子在堆草巷,虽然有100多平方米,但设施太糟糕了,连卫生间都没有。而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拆迁,这个梦想已整整有30多年了。“大家都现代化了,高楼大厦,但自己还是破砖残瓦,反差太大”。

  而市民周小姐觉得,虽然大家都希望改造生活环境,但城南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在南京绝无仅有。“在没有好的办法之前,最好先别改造。尤其不能把它开发成一个简单的旅游产品”。

  昨天的会议同样引起了历史保护学者和文化名人的关注,叶兆言、薛冰、潘谷西、蒋赞初等,这些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也出席了会议。与市民的畅所欲言不同,这些学者在会上更多的是思考。

  督察组“认可”规划

  昨天的规划说明会上,还来了两位特殊的嘉宾。他们坐在第一排,手中的笔不停记录着,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规划极其重视。

  南京市规划局向记者证实,这两人就是建设部派驻南京的城市规划督察员,一位是中建五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韩汉民,另一位是马鞍山市规划局原局长、注册规划师王怡芳。

  在会后,特派员韩汉民接受了快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韩汉民说,向市民和媒体召开这样的规划说明会,让大家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规划,形式值得肯定。

  对这一次的老城南规划,韩汉民个人觉得是“认可”的,可以说,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这个规划好不好,还得南京市民说了算。”

  昨天的南京飘着细雨,金陵饭店内,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市规划局在此联手召开了《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解析会。

  会场内,著名作家叶兆言、薛冰来了、古建文保界赫赫有名的大师潘谷西、蒋赞初来了,甚至连建设部派驻南京的督察组两位专家也赶来了……

  “一个规划说明会,能打动这么多人,引起如此高度关注,在中国城建历史上极其罕见。”南京市规划局的一位专家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