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门老街”复兴规划方案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07:1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韦铭师擎) 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方案说明会昨天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及市民200多人现场聆听了规划方案执笔者——南京大学建筑学院赵辰教授的详细解读。赵辰说,“南门老街”复兴建设将首次在国内尝试老城保护性建设新模式——“传统城市肌理再造”方法,并在两大地块先期试点。在这一模式下,街巷、建筑、邻里关系、社区服务等均被列入保护范围。

  “南门老街”地块位于中华门以东地区,也称“门东A、C地块”:南起中华门东段城墙、西抵内秦淮河(中华门—武定桥段)东岸、北至长乐路、东达箍桶巷,面积约16.8万平方米。作为南京老城内仅剩的几片成片历史风貌区之一,这里随处可见老宅子、古井、古木、街巷等。但同时该地区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薄弱、街巷狭窄拥挤、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恶劣、消防安全状况堪忧,对这一地区进行保护性更新十分必要。

  赵辰说,为解决城市建设进程中如何保护好历史街区的难题,项目组经过大量调研发现,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巷网络和街坊建筑、老城南特有的街坊邻里关系和社区服务体系正是保护的核心所在。因此为“南门老街”量身定做了“传统城市肌理再造”方法,修复式地对这一片区进行保护性复兴建设,即通过保留历史性街巷网络体系,在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坊建筑基础上,填补以符合原地区街坊建筑之空间特点和建造规律的民居类型和相应的变体,把传统历史街巷和有价值的古建筑保留下来,把没有价值的建筑拆除,再补进具有传统元素的新建筑,使之成为和谐整体。据悉,该地块有32处古建筑和20处街巷进入保留目录。

  A、B两个示范区先试点

  “传统城市肌理再造”是尝试性的老城保护模式。为慎重起见,这次门东A、C地块保护将首先在两处试验地块内进行,一旦试验成功将在其他地块甚至其他历史街区改造中加以推广。

  赵辰透露,先期启动的试验地块有2处,示范区A和示范区B都地处门东C地块,其中示范区A南起大井巷,西抵内秦淮河东岸,北临剪子巷,东至上江考棚;示范区B南起新民坊路,西抵上江考棚,北临三条营,东至箍桶巷。

  两处示范区的复兴建设都将以保留的历史街巷网络为前提,在结合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坊建筑基础上,填补符合该地段历史肌理基本尺度关系的建筑类型及若干变体。新填入的民居类型和变体将完全修复原有的城市肌理,并承担新的城市更新与发展功能。

  示范区的传统街坊建筑保留将分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民居:保护历史遗迹形态外部边界,外观原貌与整体结构关系,内部空间关系,结构、材料和构造等;第二等级民居:保护历史遗迹形态外部边界,外观原貌与整体结构关系,内部空间关系;第三等级民居,保护历史遗迹形态外部边界,外观原貌与整体结构关系。

  打造成13个片区

  今后的“南门老街”将划分为十三个片区,考虑功能合理与混合使用原则,结合交通规划与停车场设置,十三个片区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相应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工艺、商贸、产业等,并将这些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居住办公、旅游休闲、购物等。

  赵辰说,门东地块保持了深厚历史性,区域内曾有的上江考棚、崇义堂、普育堂、翔鸾庙、普照庵、明代营房、小运河、衢歌巷舞、徐霖快园、金氏漆园等历史文化载体,蕴含着科举、教育、宗教、军事、手工业、民俗、传统商业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其中传统居住功能占据很大比重,现状功能仍以居住为主,间有文教、行政办公、工业等。

  今后十三个片区将延伸民间艺术、手工业作坊等商贸、居住一体的聚集区,并在各片区门户地带设置公共管理区;挖掘原徐霖快园的历史内涵,设置都市休闲广场作为公共休闲景观空间;步行化的秦淮老街风光带,拟规划民俗产业休闲旅游区,复兴古秦淮商业历史风貌;民俗商贸产业、民俗休闲产业、民俗会展与民俗住驿将作为一个综合片区,共同营造老街区地域氛围;目前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区,拟改造成普照庵(佛教中心)或艺术家中心,确保明清时期大尺度的区块空间得以恢复,或结合周边区块及不同街巷交通空间,拟规划为传统民居居住和艺术有关的产业区,使老城空间更多样化。

  如十三个片区中的衢歌巷舞坊(膺福街口)将结合史籍上记载过的牌坊,布置小型集散广场;快园(小西湖)历史上曾多次为不同时期名人的私家园林,将定位为城市开敞公共空间,并结合老建筑保留扩建一处戏台;官沟映日(荷花塘)作为明代小运河湮灭后重要遗存,将结合土地庙、荷花缸,形成公共交往空间;积玉桥(大井巷口)将利用历史上原小运河出口位置,设置一个区域性码头;得翔里(剪子巷)形成步行街;翔鸾庙(三岔口)观音桥(普照庵),后半部复建普照庵,前半部建广场。

  建立历史信息展陈系统

  规划还提出了以“历史信息展陈”方式,通过特殊展陈设计,尽最大可能将城南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给市民和游客。

  赵辰说,考虑构筑多方位历史文化遗存展示体系,涉及传统街巷肌理、历史典故发生地、名人居址、古树古井古桥古渡口,历史信息展陈将分三个层次,即地标式的历史信息网络、重要的历史信息片区及星罗棋布的历史信息点,以全面体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遗存,揭示既存与湮灭历史信息的内涵。

  目前该地块内历史信息大致分为历史建筑类、历史事件地点类、服务设施类和开放设施类等。对于不同历史信息展示要求,将构想采用与历史资料相符的说明、文字或图形形式,并将历史信息系统、导视系统、方向识别系统等进行相应转换,形成灵活多样的展示系统。

  历史信息展陈的所有信息点包括:一类信息点,土地庙、荷花塘、普照庵、翔鸾庙;二类信息点,镇淮桥、衢歌巷舞坊、明小运河口、沈万山宅、长乐渡、市隐园、“三张”通讯社、梁尚书坊、邢榜眼坊、小西湖小学、徐霖宅、藏金桥、观音桥、明孝烈皇后宅、徽州会馆、五板桥;三类信息点,荷花缸、贵人坊、金氏漆园、明韩通政藩园、崇义堂、育婴堂、善育堂、马道街小学、范鏊宅、傅尧成宅、傅泉、读乐园、清节园、景宅。(编辑晨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