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南文物非毁即伤面临消失令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07:15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海口多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破败不堪,如不及时加以维护,独具地方特色的海南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海南文物价值不小

  目前海南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已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还有65处

即将公布。 海口市博物馆研究员阎根齐说,海南文物在全国的位置比较重要,这里的文物表现出与内地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特点,独具地方特色。

  在今年6月10日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当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等9项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阎根齐说,海南作为中国与东南亚交流的桥梁,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海南也有非常丰富的宗教文化,几乎每一个村都有一座祭祀关公的庙宇,保护都比较完整,海口市就有不下100座庙。在侨胞文化方面,仅文昌有姓名可查的华侨就不下100万人。

  文化愈独特愈珍贵,保存的价值越大。阎根齐说,海南尚未形成人人自觉保护文物的共识,很多珍贵的文物非毁即伤。

  历史遗迹在不断地毁坏

  近日,《瞭望》记者跟随海口市博物馆研究员阎根齐、王育龙两位专家对海口文物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海口文物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损毁严重,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仍在不断的毁坏之中。在秀英古炮台,记者看到炮台正前方大约20米长的古城墙全部倒塌……这使得原本破落的炮台不得不关门谢客。

  海口府城古城墙的命运也同样不堪。作为海口建州置府的历史见证,府城是海口市民心目中的城市心脏,因为它不仅是海南惟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见证了海口建州置府的历史。然而,记者看到,如此重要的历史遗迹的大部分城墙已经倒塌。

  具有百年历史的海口骑楼每平方公里的居住人口超过5万,超过了每平方公里3万人的密集型居住标准,并且骑楼的数量每天都在减少之中。

  除了这些没有经费维修保护的文物外,一些曾维修过的景点却因为管理者的无知而变得不伦不类。位于海口市西郊滨涯村的海瑞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矗立的石碑上曾刻着竖排从右向左的碑文,但在一次维修中,这些碑文却全被改成横排,并擅自加上标点。

  海口文物50年未维修

  文物保护的一般规律是20年一大修,5年一小修,但经了解,海南多处文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维修过。造成海口文物保护现状的原因,还与市民以及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认识有很大关系。

  专家认为,尽管与内地文物大省相比,海南的文物数量少,规模比较小,但是海南的文物极具地方特色,价值大,政府应带头整合资源,将零散的文物规划保护起来,将文物保护与海口旅游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保护的同时发挥其社会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据《瞭望》周刊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