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11:20 深圳特区报

  建设部考评组高度评价我市创建成果

  深圳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建议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进行推广,并报国家建设部审批

  【本报讯】(记者王慧琼)昨天下午,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评组通报了对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考评结果。考评组认为,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一般性要求和基本指标,深圳市基本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深圳创建工作在全国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建议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进行推广,并报国家建设部审批。

  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司长李东序,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及市城管、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九条意见评价高

  考评组8名专家分成两组,通过两天现场考察和查看相关资料,从规划设计、园林建设、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等5个方面对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行了考评。考评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林源祥通报了考评组九条意见。考评组认为,深圳在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自1994年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来,注重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面提升深圳城市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探索出“以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认识高、理念新、决心大、干劲足。2004年建设部下发创建通知后,深圳市委、市政府率先响应,在国内带头申报“生态园林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使创建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

  考评组认为,深圳市在创建中,舍得投入,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绿地建设上模拟地带性植被,构筑多种复层混交群落,不断提高绿地数量和绿地精品率,运用高新技术开展“环境管理监控”、“机动车排气检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和“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等项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深圳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04-2020)》、《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总体规划》、《深圳湿地规划》、《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指导下,深圳市创建以建立生态化、人文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绿地系统为目标,从过去局限于城市内部的园林绿地系统拓展到区域生态系统,高度重视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和建设,作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行动纲领。

  考评组认为,深圳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各类绿地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城市热岛效应程度较低。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确立“组团式”网状空间结构,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从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以来,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应用本地物种、物种丰富度和城市三维绿量持续增加。大力发展综合、社区公园和郊野、森林公园,对城市开敞空间和生态绿地实施有序管理。

  在城市生活环境方面,深圳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气、水、噪音控制机制,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较好水平,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河流治理和污水处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1.5%,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同时,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清洁生产,编制、修编了环卫设施等规划,率先建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资源化利用达国内领先水平。加快公共卫生设施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较好地满足市民就医保健的需要。

  考评组认为,深圳制订、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确立了10多项重要制度。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依法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推行绿色采购制度,促进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形成;广泛开展节能、节水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首创了《“效益深圳”评价指标体系》,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万元GDP综合能耗、水耗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先进水平。深圳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造创建舆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市民参与机制,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参与权,涉及重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听证条例》公开听证,重大规划项目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义务植树和认养认种活动,2004年以来,市民向城市绿化捐赠达3074万元。经抽样调查,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87.3%。

  考评组建议深圳强化城市园林绿地管理措施,保全现有各类绿地,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园林建设水平,并不断发展、创新;在积极开展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城市绿地对于城市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认养、捐款,用于建设、维护、养护园林绿地,逐渐形成风气,减少政府投入;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公交交通和出租车换乘衔接,构筑以人为本的交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推进污水回用和中水利用,加强环境噪声控制。

  与会代表赞誉多

  李东序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通过对深圳创建工作的考察,他们对创建的认识更加深入,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认识更统一。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进一步调动政府与市民共建和谐社会的抓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没有先例,深圳的经验是边创建、边实践、边思考,不把创建作为花架子,而是作为改善整体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推动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这种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务实的作风,给与会代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外,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创建过程中,实施生态控制线管理,对立交桥等实行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园林植物科学合理搭配,这些创新都值得推广。李东序还提议,要以深圳创建经验为基础,由建设部、广东省建设厅与深圳市共同完善现有创建指标体系、复查评估体系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朱建宁等代表认为,深圳没有走摊大饼、建大广场等不良园林建设之路,而是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组团网状结构非常先进。同时,深圳在土地资源非常紧张、人口非常稠密等种种不利的条件下,把全市近一半陆地作为基本生态控制线、“高压线”,确保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闪光点之一。

  继续深化创建成果

  吕锐锋代表市政府感谢考评组对深圳创建工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他指出,考评组对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行考察,无疑是对深圳的一次考试,专家组的建议就是深圳今后继续巩固深化创建成果的方向。建设部组织与会代表来深研讨,无疑为深圳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吕锐锋强调,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体现了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当今世界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社会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一个城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硬道理、建立和谐社会硬指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硬功夫,丰富、扩大了国家建设部早期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内涵和外延。生态园林城市更多地注重环境保护、环境质量、环境安全,与城市的生态文化、人文关怀等密切相关,不仅强调生态保护,而且要注重生态恢复、生态补偿。对此,深圳除继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外,还将推出相关政策,包括对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内的居民实行奖励和补偿等。

  更多报道见A6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