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76岁俄罗斯飞行员来华寻找中国母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12:03 生活报

  本报记者 施虹 吴利红

  本报讯48年前,俄罗斯飞行员阿尔谢年科夫及医务人员倾力救助我边民产妇,48年后,退役老飞行员寻访当年被救母子。黑龙江日报今年年中报道“寻访中国母子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各方反响,国内一些上星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联系黑龙江日报,要求采访当事人。日前,省领导刘东辉、李延芝分别就这组报道作出批示。

  刘东辉在批示中指出,这组报道选择了一个典型事例作载体,弘扬了中俄传统友谊及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使中国俄罗斯年的宣传工作更加鲜活,同时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原则,这组报道的报道经验值得总结。

  今年4月末,记者接受委托,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一退役老飞行员托子找寻当年救助的中国产妇。老飞行员提供的线索仅仅是1958年《黑龙江日报》曾报道此事。据此,本报记者找遍1958年《黑龙江日报》,在当年5月18日的报纸中找到这篇报道。根据这篇报道,黑龙江日报认为这一事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更具新闻价值,遂组织人力,开始大规模寻访。

  根据有限的线索,黑龙江日报先后委托省公安厅、省边防总队、佳木斯市有关部门查找中国产妇下落,但由于年代久远、行政区划变迁等种种原因,寻访异常艰难。5月中旬,经省边防总队基层排查,终于得到产妇之子董双森的确切下落。当年的婴儿董双森已年满48岁,曾任同江市一赫哲族乡副乡长。记者前往同江,深入采访当年的亲历者,回忆了当年俄飞行员及医护人员紧急飞行救助的感人场景,并对事件的前前后后进行了深入挖掘。

  寻访初有成果,董双森也表示愿当面致谢救命恩人。但此时,因种种原因,与俄飞行员失去联系。为促成双方见面,续写友谊篇章,5月末,黑龙江日报再次委托省外办、省军区、省边防总队等寻找飞行员联系方式。各部门大力协助,省军区、省边防总队再次遍查历史资料,省边防总队还将资料传真至俄方相关部门。省外办接受委托后,立即与我国驻哈巴总领事馆取得联系,希望协助查找。

  驻哈巴总领事馆高度重视,与当地最大媒体《太平洋之星报》取得联系。该报派出记者专门查访,不仅找到当年的飞行员,还找到参与救助的医护人员,并于6月7日以《持续半个世纪的飞行》为题,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刊登了这一救助事件,称“它让我们了解了中俄曾经的睦邻亲情”。

  6月,根据哈巴总领事馆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分别与老飞行员、当年的医护人员及《太平洋之星报》的记者取得联系,电话采访了当事人。

  得知已找到当年救助的婴儿,阿尔谢年科夫激动万分,多次给记者打来电话,希望早日来华见到董双森。同时,黑龙江日报亦拟派出采访组,携当年被救助的婴儿董双森,回访俄罗斯,踏上“感恩之旅”。目前,采访计划已得到省领导及外交部新闻司、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的支持,外交部新闻司已指示我驻俄使馆新闻处全力协助采访。据悉,阿尔谢年科夫已办好来华相关手续,9日来华。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