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表达社会良心”的平民医院需走更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6:00 光明网

  当公众对医改的关注正陷入焦虑与疲劳时,可能让人欣慰也让人期待的是,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了平价医院的探索之路。比如曾被视为“表达社会良心”的北京上地医院。

  作为北京市首家惠民性质的平价医院,上地医院是在去年12月19日由海淀区政府出资2000万创办的。新华社昨日报道,上地医院运行一年后的数据显示:共接诊来自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的患者12万多人次;今年前10个月,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6000多人次,每日住院

病人最高达154人;而且,上地医院已经有望实现收支平衡。

  上地医院的医疗费用为什么能降下来?关键在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一是降低药价,二是降低耗材价格,三是医生收入与医院效益脱钩,避免了“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四是限价收费。

  患者不避长途劳顿,从各地慕名来到这个处于偏僻地段的医院求诊,固然表明了在高价医疗费用压力下的民生之重,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地医院这个样本,向公众表明了建立平价、惠民医院的可行性。它同时表明,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政府部门“托底”,医疗机构自励,平价医院将不再遥不可及。在相关部门高调提出平价医院的概念后,很多地方却依然波澜不兴的现状下,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这是一个事实:在医改争论中,卫生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动作,如表示将建立平价医院,推行社区医疗服务等。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设想都是美好的,也无一例外地激发了公众兴趣,但一段时间下来,为何公众有了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结症似乎是,政府投入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上地医院从创办之日起,就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截至今年10月底,海淀区政府已经拨款1700多万元,用于医院的人员经费、房租、设备等项开支。海淀区一位负责人表示,上地医院运营收支纳入财政预算,不足部分由政府补。今后,医院缺多少政府补多少。这种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提供必要资金保障的做法,正是一些医疗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的必由路径。但这样一种认识,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部门都能具备,有的是财政所不能,有的则因为不愿,因此也成为推行平价医院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只有解决了公立医院的“托底”问题,再加上建立起更完善更全面的全民医保覆盖制度,进一步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强化医疗机构以及医疗从业者的职业自律等措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才有望解决。

  当然,对上地医院的剖析,并不意味着完全掌握了破解医改难题的钥匙。不容回避的是,上地医院本身也仍然存在待解之题:外部环境对医院的发展存在较大制约,急需为转院治疗的危重病人开辟“绿色通道”;而就内部而言,医生存在压力重工作量大,但收入并不与之成正比的情况。海淀区公共委也承认,上地医院一般医生的工资约两千元,造成医院留不住人才。医护力量的不足,直接影响上地医院的治疗水平,而医疗器械跟不上,又加重了这一问题。

  也许,有了地方政府的重视,上地医院面临的问题不难解决。但是,如何解决全国所有“上地医院”的问题,却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勇气。我国医疗的平价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如何走得更稳妥、更公益,需要对上地医院一年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取得共识,在整个社会中寻找终极解决之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