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龙”到底招惹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6:00 光明网
蒋磊(北京学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的一个计划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课题,被列入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所以要做这个课题,乃是因为“龙”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性标志,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课题负责人吴友富先生说,“‘龙’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往往让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因此“容易招致别有用心的歪曲”。而为了纠正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在认识上的偏差,中国有必要“在重塑国家形象品牌

时,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昨日《新闻晨报》)从吴先生的话中,不难发现在对待中国国家象征符号的问题上,有两点值得注意的价值判断:一是中国选取什么样的国家象征符号,应以外人的看法为依据,如果这种象征符号不为“西方世界”情感上认同,那么,就应当修正;二是“龙”在当代中国作为代表性标志,已经有了局限性,甚至影响了国家形象而有必要重塑。

  中国的国家象征符号是否要一味照顾外人感受?

  应该说,在一个全球相互关联时代,任何“民族”的物质与文化产品,都要考虑到“国际”的接受与认知。然而,每一个民族毕竟又各有其生命的诞生与生长样态,这种样态是每一民族的生存根本,是其内部凝聚力的来源之一。也基于此,没有多少国家会随意改变自己的国家象征符号,任何具有历史传统的国家象征符号的更改,都可能带来国家认同的紊乱。在这方面,自1789年发生大革命以来的法国,直至20世纪上半叶间的长期政治动荡,与不久前虽发生军事政变但内部秩序依旧井然的保留了君主传统的泰国,在国家稳定性上的鲜明对比,便是明鉴。

  “龙”图腾早已相沿成习,成为中国人精神生命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是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这一国家象征符号在中国的心目中,不仅不具暴力性,相反是正义、安宁、和平、和谐等中国人心目中美好事物和价值的体现,虽然它也有力量的内涵,但这种力量,更多指向建设性而非破坏性。

  “龙”是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家求雨和降雨的象征,推广到国际层面,“龙”象征着天下主义,是世界普受甘霖滋润的标志。对中国人来说,坚持“龙”图腾,并不懈创新使之产生更多流传形式,不仅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来说,不是“负资产”,相反是一种“积极元素”,有助于中国内部凝聚力的提升,也有助于中国人以天下主义的建设性态度参与世界?

  在文化上转过身去只觉得自己非而他人是,这到底是象征着文化自信,还是文化不自信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