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知青大学梦的三个版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6:09 江南时报

  编者按>>>

  “77结”是中国现代化征途中一种精神的代名词。77级的大学生,是经历了十年“文革”伤痕的一代,又是恢复高考后迈进大学校门的幸运的一代。那年冬天,570万考生齐刷刷地坐上了考场,当年的考生人数创下了世界之最。可见,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在当时是何等的迫切。

  弹指一挥,离那场“破冰”之考都快30年了。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调查数据对“77结”这群人进行统计,只在各高校的校友会中,记录着他们毕业后的成就。他们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实践者、推动者,如今整体上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栋梁之材和中坚力量。关注他们,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的意义。

  时下,2003年全国大规模扩招下的骄子们走向了成熟期,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潮水般的涌向了人才市场。当他们汗流浃背地争抢“饭碗”,或千军万马的考研路上,不时发出迷茫的哀怨声,甚至产生不小的抵触情绪,不免让他们的长辈心生担忧。同样是青春年华,不同的是两代人所处的不同的历史时空。当代的学子们只能从言谈中,遥想父辈当年的那份豪情与执著。这可能便是后人永远的精神食粮。

  本刊开出“知青·追忆”版块,同样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本版欢迎来稿。稿件有三个主题,分别为梦圆之路——参加考试的回忆;大学故事——校园生活的经历;奋斗之路——毕业离校后的人生。来稿可附上经过岁月洗礼后的老照片。用梁晓声的话说,那是“年轮”。

  同样欢迎当代大学生为父辈代笔,或者书写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各类创业经历。同台切磋。第一篇算是抛砖引玉吧!来件电子邮箱:jnsbhc@163.com。

  版本一:放弃军营“曲线”求学

  1974年的南京女孩冯唯武有着诗一样的年龄。

  那一年她17岁,刚从南京市第34中学高中毕业。军人家庭出身的她有着比同龄人更亲切的绿色橄榄梦。其实,早在3年前初中毕业时,她就闹着要去当兵,可父亲阻拦并安慰她说,你还小,学的知识太少,等上完高中一定送你去当兵。可当3年后父亲将招兵的人领进家中时,冯唯武却有了更明晰的去向,那就是下乡。因为她在学校里是班干部,临近毕业,同学之间谈得最多的是“上山下乡”,她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大会上表决心,要到农村锻炼自己。为了兑现承诺,她也暗暗为下乡做着准备,包括将自己还没有破损的裤子打上补丁(这种补丁也是那个年代的一种时髦),将户口簿从家里偷出来,和同窗好友一起悄悄迁了户口。

  当年12月17日,冯唯武和34中另外5名同学如愿加入了“下乡”的行列中,落户在江苏生产建设兵团4师23团,就是现在的苏北金湖县境内的复兴圩农场。在那里,冯唯武度过了一生当中最不能忘怀的6年,直到1980年4月正式回城。她也是农场最后一个离开的南京知青。

  冯唯武是幸运的。下乡知青最艰苦的几年过去了,知青生活水准比以前提高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下乡的第一年每月能拿到15元的工资。工作强度也轻松许多,农场机械化程度较高,重活都被“铁牛”包揽了。下乡的第二年,农场要给每个连队都培训卫生员,冯唯武幸运地被抽调过去培训,最后还留在了农场医院做了化验员。当然,运气也不是总那么好的。一直向往高等教育的冯唯武与“77”和“78”的高考擦肩而过,这几乎成了她抱憾一生的心结。

  当年的复习很辛苦。苏北金湖位处里下河地带,蚊子出奇得多,大家白天上班没时间复习,晚上便“开夜车”。为对付蚊子又能降温,她找来木桶,盛满打上来还散发着凉意的井水,然后将两条腿放在里面,一直学习到很晚。但这种不讲科学的“发明”让她后来落下了风湿性心肌炎的毛病。第一年高考临近了,她的师傅去了苏州进修,农场医院的化验室又走不开。次年再考,意外却发生了。在考完第一场后,冯唯武犯病了。脉搏每分钟跳到200多次,需要及时住院治疗,否则有危险。在生命和高校之间,冯唯武只能选择前者,退出了后面的考试。

  有着围墙的高校成了冯唯武梦中的“象牙塔”。看着其他知青接到通知书时欢天喜地的情形,她的考学愿望更强烈了。1980年回城之后,她在南京公交总公司做了一名售票员,但她从没有放弃过学习,通过夜校、党校、函授和进修班多种形式,完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全部课程。特别是在1998年之后的3年里,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同时报名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本科和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每当回忆起这段在职学习经历,她说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很充实,不仅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政治学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深厚了底蕴,提高了素养,增强了本领。拿到毕业文凭的那一天,她哭了,这一年已进入了新世纪,离77年高招那年整整过去了24年。

  接受记者采访时,冯唯武已是知天命之年,时任南京市一家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管人员。说起知青年代及那段备考经历时,她不胜感慨。她说,她从来没有后悔当年的选择。尽管父母看到身着戎装英姿飒飒走过的女兵时,总会提起当年要送她去当兵的事。

  版本二:两次高考终有建树

  冯唯武只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据史料记载: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时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2万人。

  77级学生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从这个数据推算,当时95%至96%的考生被挡在了大学的围墙之外,有幸进入的毫无疑问地被戴上“天子骄子”的桂冠。

  和冯唯武同一个农场同一个医院的男生霍燕宁便是其中的一名。他亲身体验了77年、78年两次高考。在他后来的博客中,他这样看待自己的这次机遇:在人生的历程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踩对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旦踩错了便痛失良机,甚至“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衷心地感谢上苍,使我在几个转折点上都阴差阳错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尤其是踩上了77年高考那个点!

  霍燕宁的经历与冯唯武相似,但最后的结果却相差甚远。1974年底,霍燕宁高中毕业后去了江苏生产建设兵团4师23团。和千万个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成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所谓的知识青年,实际上并没有掌握知识,其中有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文盲。就连霍燕宁这样的高中毕业生,也并没有真正上过几天学。三年级“文革”开始斗争老师,四年级复课半天上课,五年级战备疏散,初一军训、学农、野营拉练,初二算上了几天课,高一、高二学工、搞运动、准备下乡,基本没有考试,大多数时候成绩是小组评优良中差。

  1977年9月,霍燕宁和几个同学议论可能会大学直接考试招生,悄悄开始了文化复习。但那又谈何容易,一没有教科书,能找到的最高深的书就是上海出版的知识青年自学丛书的《代数》、《几何》。二是时间紧。晚上看书后无法入睡,吸一支烟麻痹一下可以睡觉,结果学会了吸烟。

  江苏当年的高考分为初考和复考。初考只考数学和语文,一天就过去了。参加复考的通知让大家亢奋,以为大学的门不过如此,填报志愿只管填上北大、清华、科大,似乎这才叫上大学。

  结果霍燕宁所在的那个农场有6个人被淮安师专录取,但3位男知青后来都没有去,他们不甘心只在中级师范读书,更不想以后回到农场去教书。

  好在1978年的复习备考又开始了。一些家人打来电报,为孩子请假回城,参加文化补习班。考试共五门,有政治、语文、数学和物理、化学(理工科),或历史、地理(文科),外语是参考。说起英语考试,霍燕宁没有看懂任何一道考题,选择题乱勾了一气。1978年夏季的那一次高考,江苏上重点线340分,普通线300分。最终的结果,农场里10名考生上线。

  霍燕宁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学的是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后公派美国留学1年、工作1年,回国后又去了印尼工作3年。现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作。

  经过10年的沉淀,这些脱颖而出的知青们的素质让大学老师欣喜不已。南京师范大学退休的曾老教授就曾如数家珍地一口气报出了他10多名得意弟子的名字,其中颇有建树的60%以上是77级、78届的。

  版本三:大学情结永缕心间

  无疑,1977、1978年的“开闸之考”是一道分水岭。知青之后的人生风景便不再相同。与冯唯武和霍燕宁同在一个农场的下乡知青杨华的大学梦和生活就是另一个版本。

  因为家庭需要照顾的原因,杨华仅参加过1977年的高考,1979年元旦回南京城。几经周折,她进了一家丝织厂做了工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分厂倒闭,险些成了下岗工人,后来转到了总厂继续工作。没几年,总厂也卖掉了,给她们办了退养。直到今年正式办理退休手续。至于大学梦,她没有再和别人提起过,包括她的同学、密友冯唯武。

  这可能也是绝大数回城知青平淡工作、生活的一个写照。

  回忆起30年前那场“破冰”高考及知青岁月,冯唯武作出这样的总结。历史不可能重演。“1977、1978级的生活经历将作为知青的一个标本,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时代。如果后来的年轻人一定要追问,如何定义自己那几年的知青生活,我想说,那时的我正是十七八岁的豆蔻年华,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农村也是一所大学,只是没有围墙。它教会了我们许多,包括吃苦、做人和做事,最关键在于磨练了意志。这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我受益颇多。”

  冯唯武最后幽默地说,她的大学梦还是要圆的,那就等到退休后去上老年大学吧!

  不知道,那个时代的青年会不会都有这么一个心结。

本报记者 华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