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天地人心的交感和谐 ——读王兆胜散文集《天地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8:07 南方日报

  新作

  文/陈剑晖

  王兆胜是国内著名的林语堂研究专家,目前已出版了6部林语堂研究专著。他同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批评家,一位优雅从容的散文写作者。近期,他将几年间写作的散文

随笔结集为《天地人心》出版。

  为什么王兆胜要将他的散文命名为“天地人心”?按作者“自序”中的解释:取“天地人心”者,是爱它的大气磅礴,爱它的高度概括力,也爱它的文化境界和人生品味。在强调“天地之道”的同时,他特别着意于“人心”的培育,并认为只有将人心安放进大自然中,人的“心灯”才能够清澈明亮,才能处于悠然自得和怡然自乐的大幸福之中。由此在科学主义盛行,人的欲望无限膨胀的今天,他的散文才显得可贵,才具有通达人心的力量。

  比如,在一些散文中,王兆胜坚定地反对科学主义至上,认为“现代科学主义文化离自然、离赤子之心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受到异化和遮蔽。表面上看,它透视了自然的精微,也似乎控制了自然,然而这是一种类似盲人摸象的方法。比如电话、计算机表面看来是人类文化的大发展和进步,其实它下面潜存着很大的危险,即删略乃至掏空了人类的思想、心灵和精神”(《赤子之心》)。在批判科学主义对人类的思想、心灵和精神侵蚀的同时,他对自然则表现出了足够的敬畏和关爱,并认定“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最重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人生观”。(《敬畏之心》)

  而在《树木的德性》中,对于那些没有离开过大地、不计生存的意义、安详而从容地生长着的树木,他心怀感动,深感聪明的人类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展开生死博杀,的确远不及树木的默默无闻却谦虚、阔大与和谐的德性。读着这样的散文,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都有一种清风徐来、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

  王兆胜的散文随笔,在总体上便显现出一种“和谐澄明”的美学风致。他总是通过他的作品轻声慢语告诉我们: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是一个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有耐心。这其实是一种“现代病”。为了去除这种时代病,他极力推崇“柔韧之道”,提倡“慢”的节奏,欣赏“不知”的人生态度。在《柔韧之道》中,他认为“柔韧是天地道心,过于刚硬的东西则易损易折。”这样的话,不仅符合天地自然之道,对于那些处处争强好胜、寸土必争的现代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心灵提醒。

  他的散文有当今学者散文的博雅多识,却没有某些学者散文的故作高深。他一方面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连类比喻,体现出其丰瞻的学识与才情;另方面又常常从一些小道理、小事情谈起,虽不起眼,却连结着天地人心,通达于全人类。应该说,一个散文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他需要有一种很深广的世界观、哲学观和宗教观;其次,他需要有一种操守与气度,一种自我精神的修炼与熔铸。散文作家倘若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他的作品自有一种胸襟与大境界。而当前的中国散文,缺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胸襟与境界,也许正是看到这一弊端,我对王兆胜这一类既写现实人生,也写自然天道,同时有高远的心灵渗透,有超越现实的梦想和想象的散文充满着期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