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开放带来的增长幻觉 消磨改革意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8:32 南方新闻网

  社论

  中国入世五周年了,这五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快速增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就是WTO效应:更深、更广泛地对外开放,让中国从外部世界获得了更多机会和资源,它转化成了快速增长的GDP。不过,仔细分析或许会发现,这种对外开放带来的虚幻效率,很可能对体制转轨产生了某种抑制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且来看两方面的例证

  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的经济异军突起,比如前一段时间人们热烈议论的苏州模式,及与其类似的昆山模式。它们的成功靠的就是开放背景下极为慷慨的招商引资政策。昆山市政府曾经把“亲商、安商、富商”作为政府的执政纲领,政府的整个工作都围绕招商引资及稳定外商投资展开,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

  由此,这些地方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甚至是超常规增长。但让人略感奇怪的是,在这些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当滞后。迄今为止,上海、苏州、昆山均是如此。

  很多人以“非公经济”比例来衡量市场化程度,考虑到近几年严重依赖外资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计算很可能是不准确的。因为,在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所谓非公经济,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当然,外商投资企业也是民营经济,但在目前的体制下,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着各级政府给予的种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制度性补贴,因而他们享有某种程度的特权,一种与国有垄断企业性质不同但同样损害市场秩序的特权。

  因此,外商投资企业扩张,并不意味着市场化水平在提高。相反,由于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政绩最大化,而倾向于引进规模大、技术成熟的外资以期在短期内实现本地GDP和税收的快速增长,为此而采取的政策,对本地民营企业构成一种制度化的歧视,从而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育。

  这种情形在当下的温州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温州的民营经济当然已经十分发达,但新到任的当政者决心改变这种发展模式,模仿苏州模式,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地投资。为此政府出台了种种优惠政策,比如跨国公司可以低廉价格方便地获得土地。而当地民营企业早就面临着这种资源约束,在政府优惠政策下,外商投资企业获得这些资源,意味着民营企业被排挤,丧失了本来可以享有的进一步发展空间。

  再来看另一种情形

  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近些年来,电信、石油、金融等行业的大量国有垄断企业纷纷改制并到境外上市。然而,改制上市的结果是强化了相关行业的垄断。原因在于,上市会产生一种绑架效应。这些公司享有的强有力的垄断地位,在境外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股票的估价中占有相当高的权重。因而,任何可能削弱这些公司垄断地位的政策措施,都会引起其股价的急剧下跌。几家电信公司股价就经历过这种风波。这把决策者置于一种困难境地。既要考虑中国概念在外国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也要考虑公司的承受力。垄断企业在境内上市会产生类似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决策部门理性的选择就是继续维护这些公司的垄断地位。事实也正是,近几年来,电信部门的市场化没有任何进展,石油行业甚至倒退了,垄断企业反而利用产业政策挤垮了很多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反而成为了维持垄断的坚固盾牌。

  事实上,开放的环境本身就可能给维护这种垄断以借口。不少人相信,在当下,为了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环境越开放,越需要一批强大的民族企业,而国有垄断企业就是民族的代表。因而,9上世纪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而政府维护某些企业垄断地位的政策也越来越完善,而停止了向民营企业开放市场。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违反常识的观察结论。长期以来,人们都在谈论开放推动改革。但归根到底,开放跟改革其实是两码事。开放当然十分重要,因为对外开放本身就是市场化的构成部分。不过,事实似已表明,这两者既可能相互推进,但在特定情况下,开放也可能抑制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当各级政府官员预期到,超常规开放吸引的外商投资在短期内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他们就会忽视体制内在的缺陷,满足于开放带来的增长;为了维持这种增长,政府官员甚至停止乃至逆转对内开放市场的进程。

  从长远角度看,目光短浅的开放带来的增长是虚幻的。这种增长幻觉消失后,经济增长靠什么?中国经济现在可能就处在关键的转换点上。问题是,开放带来的增长幻觉会消磨改革的意志,并培育出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则改革能深入下去吗?

  欢迎回应(电邮:shelun@188.com博客:blog.oeeee.com/shelun)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