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政府性资金监管漏洞如何堵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1:07 云网

  建立一个以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信息透明、权力制衡、全面监督的政府资金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文/张孝德

  财政支出的政府性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触目惊心的。 审计署称43个县地方政府挤

占挪用教育资金、成都领导干部经济审计查出2.3亿余违规资金……政府性资金,成为谁都想得到的唐僧肉,财政支出的许多专项资金有1/3以上被挪用或改变用途,有的甚至中饱私囊。对于政府性资金管理,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多次下发红头文件,三令五申,但存在问题却纠而复生、查不胜查,这充分说明传统的监管制度、监管手段已经失效。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取得的初步经验看,建立一个以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信息透明、权力制衡、全面监督的政府资金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现行的财政支出体制,是一个注重支出分配,缺乏对支出后的使用过程、支出最终绩效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的体制。由于从财政支出后到资金使用的过程缺乏一个内在制度控制和严格监督、评价管理体系,单纯依靠外在的政府文件、运动式的大检查和监督是很难解决政府资金支出漏洞的。在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下,只要财政资金从财政到了政府部门的手中,财政资金管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处于失控状态,成为部门所有财富民,成为领导的私房钱。面对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审计风暴、红头文件只有暂时的威慑效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在财政支出资金监管模式上,应当从传统的分配财政的管理模式向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财政的管理模式转变。针对政府资金内控管理制度的严重缺失,在建立政府资金使用内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上外部的全过程监督体系,是目前我国从制度建设上解决政府资金使用失控的关键所在。

  强力推进财政收支两条线改革,堵塞内部漏洞,是建立新财政支出监管体制的前提。财政收支分离改革已经提出许多年,但是到目前为止,改革进展不尽如人意。财政收支不能彻底分离,就等于在全国存在的不是一级政府一个财政,而是有多少个部门就有多少个小财政。这样一种收支挂钩诸侯式财政体制,是导致政府腐败、政府公共形象变形、管理效率低下、社会公众不满的重要根源所在。财政收支不能彻底分离,这就等于财政支出存在着无法控制的许多内部漏洞,如果这些漏洞不能首先堵住,任何外在的监督体制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立在电子信息化基础上的政府资金支出、管理体系,是从过程上解决政府资金管理失控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在国内一些地方财政部门,探索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政府资金财务管理体系的经验证明,将先进的政府资金流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起来政府资金统一支付、统一管理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无法解决的难题。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关键在于政府资金财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形成政府资金支付管理的新制度,这就是政府资金由财政部门分配、单位使用、结算中心监督管理,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的制度。这种管理使政府资金从拨出到使用的全过程都置于监督之下。监督的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变对支出总额的控制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这样,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小金库”等无处藏身。

  在建立内在控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规范自我约束、信息透明的社会监督、专业化审计监督体系,是建立政府资金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所在。信息透明,让公众和社会参与监督,这是从传统的封闭的外部监控向开放的外部监控转变的关键,在这方面我国目前做的非常不够。

  政府性资金支出失控是诱发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风险发生的制度根源所在,也是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关联最大的改革。财政支付体制改革,是涉及各种既得利益的难度最大的攻坚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必须进行的改革。如此重量级的改革,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重拳出击,科学规划,重点突破,系统推进。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