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命悬十八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1:35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命悬十八盘(图)

  泰山十八盘□蒋书

  他摔倒在泰山的最险处,其父亲当场吓晕。救援者拼尽体力把他救下山,他一路口吐血沫,险象环生。一个垂危的生命在他们肩上,一个揪心的故事在路上。

  五岳之尊的泰山,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成为海内外游客休闲祈福的旅游胜地。2006年8月8日,山东济宁的徐聘,带着12岁的儿子小伟来到了泰山。17时多,就在父子俩游览完南天门,正准备徒步从十八盘下山时,让徐聘心惊胆颤的一幕发生了。

  父亲跪地哭泣

  原来,由于太过兴奋,徐聘的儿子小伟一不留神,从一百多级台阶上滚了下去。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从几十米高的台阶上一级一级反复颠簸地滚下去,最后落到一个平台上摔得血肉模糊,周围的游客都被这突发的一幕惊呆了,也吓坏了:这孩子恐怕是活不了了!徐聘当时都吓晕了。

  12岁的小伟,曾在学校学习了《雨中登泰山》这篇课文,对泰山向往已久。这次徐聘带着小伟来到泰山,就想让他亲身感受一下泰山的独特魅力。可此时看着奄奄一息的儿子,不知所措的徐聘脑中一片空白,孩子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七窍流血,染红了一大片地面。

  只有12岁的小伟,长得比爸爸徐聘还高出半头,从一百多级的台阶上滚下来,当即就不省人事了。此时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把他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可小伟出事的地点恰好处在泰山地势最陡最险的十八盘,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在此处登攀都举步为艰,何况是带着一个身材如成人一般而且危在旦夕的重伤者。此时真可说是既没出路,又没退路,在如此陡峭的山上,如何对其施救?脑袋发懵的徐聘简直是绝望了:孩子完了,孩子完了!即使还有口气,也无法往外救,若靠人背出去根本不可能,孩子完了!

  由于小伟伤势不明,徐聘和周围的游客都不敢轻易去搬动他,生怕给他带来更大的危险。可是若不尽快把小伟送至医院进行抢救,他年少的生命可能随时夭折。可要把他从这陡峭的十八盘运出去,却是无比艰难。此时,每耽误一分钟,就给小伟的生命多增加一分危险。情急之下,围观的群众赶紧拨打了求救电话。

  接到报警的泰安消防支队第九中队,立即组织人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救助器材,火速赶赴现场。而听说需要救助者在十八盘方台子上,消防第九中队的领导脑袋嗡地一下就大了:方台子是整个盘道上最险、最陡之处,实际坡度在60度以上,经常有游客在此处不慎摔伤。他立即嘱咐大家抓紧时间,赶快行动!

  与此同时,驻扎在泰山上的派出所民警和红十字会的医生,闻讯后也赶到了现场。经检查,医生初步诊断:小伟极有可能是颅内出血和内脏出血,需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时间就是生命,能早一分钟赶到医院,就多一分抢救的机会;若是晚一分钟,在路上出现其他症状或意外的话,就难以救治了。

  面对重伤不省人事的儿子,徐聘绝望地双膝下跪,两手拍地,眼中满是乞求。看到这位父亲面对即将失去儿子的无助眼神,救助者们都感到了一种震撼,心中暗下决心: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想方设法挽救这孩子的生命。在有关人员对小伟采取救治措施时,看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徐聘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哎哟,我的孩子嘞!哎哟,我的娘嘞!

  接受严峻考验

  因山上的医疗条件有限,人们无法对小伟实施有效的救治。此时,挽救小伟生命的惟一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尽快把他送下山。可小伟出事的地点方台子,距山下还有四五十分钟的路程,其间,小伟能否坚持到医院,谁都无法预料。且他现在颅内骨折,大脑内的血管已非常脆弱,搬运途中,难免要受到进一步的颠簸震荡,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若时间一长,内出血加上颅内出血得不到及时救治,即会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就在眼看小伟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若再拖延下去,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时,有人提出:为节省时间,能否先把孩子抬到相对较近的南天门,再乘索道下山?若往下抬,需花费至少40分钟的时间,且山路较长,转运过程中增加了颠簸,同时增加了孩子伤势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若是往上走,坡度较陡困难更大,但所耗的时间短,能为救助赢得宝贵的时间,所以只能选择往上走。

  然而,十八盘是泰山出了名的最陡和最险处,坡陡甚至达到了七八十度,要把孩子从如此陡峭处抬到南天门索道站,这对于刚刚训练完,消耗了大量体力的消防官兵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们当天下午刚从南天门至中天门,经历了来回一个半小时的跑山训练,已人人双腿打颤。

  从方台子到南天门这段路,是整个泰山盘道里坡度最陡的一段路,尤其是用担架抬人,对体力的消耗更大。正常情况下,从出事地点登上南天门再乘索道下山,需30分钟左右,这比直接下山节省了近20分钟。但由于坡度太陡,抬着担架向山上走绝非易事。可为了争取时间挽救小伟的生命,救援人员还是决定把小伟抬到南天门索道站。

  此时,躺在担架上的小伟挣扎在生死边缘,而他远在家中的妈妈对此一无所知。小伟是家里惟一的孩子,也是徐聘夫妇的全部希望,若他突然夭折,将对这个家庭蒙上一道残酷的阴影,也许从此一蹶不振;而对救援者来说,也是一个无形的打击,他们不想看到此事在自己身边发生。

  医生对小伟进行简单救治后,救援人员用担架小心翼翼地抬着小伟向山上前进。这是一场体力与时间的比赛。为尽快赶到索道站,救援人员开始是一步两个台阶地往上赶,途中,很多空身往上爬的游客的速度,还赶不上救助者抬着担架爬陡坡的速度。爬泰山盘道上最陡的十八盘是最累的。18时许,抬着担架爬陡坡的救助者,身体已相当疲惫,双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沉重而难以挪动。在情况万分紧急,大家咬牙坚持中,南天门索道站越来越近,小伟的父亲和所有的救援人员,都觉得希望就在眼前。可就在救援人员全力以赴向上攀登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挑战体能极限

  只见担架上的小伟突然抽搐了几下,嘴里即吐出一大口血。救助指挥者边喊着停下停下,边心里想是否在抬他赶路时,担架出现震荡而导致如此?也许这孩子马上就要死了?若这孩子死在我们手里,那我们真是从心里觉得惭愧,对不起他。他只有12岁,将来的生命之路还很长啊!

  今年12岁的小伟,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在家里和父亲更是无话不说。可此刻他的这一危险举动,把现场所有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失魂落魄的徐聘,更是为儿子的安危而深感担忧:儿子还能跟着我活着回家吗?儿子完了,是我把儿子扔在泰山上了!看着担架上不省人事的儿子,徐聘痛不欲生。而谁又能料到小伟的伤势会不会因为这次吐血而加剧?一直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就在大家为小伟突然口吐鲜血这一突然变故而紧张时,医生对小伟进行紧急检查后分析:小伟突然吐血,很可能是由于担架在快速行进中,有些抖动造成的。像小伟这种伤员不同于其他普通伤员,因为他此时是颅内骨折症状,脑子里血管很脆弱,一点小的波动或一个小的震动,都有可能加速其死亡,故在抬担架的过程中特别要求平稳。

  在确认小伟的病情没有因为这次吐血而加剧后,救援人员抬着他更加小心翼翼地继续向上攀登赶路,惟恐给脆弱的小伟又带来什么伤害。因坡度较陡,为保持上山平衡,后面的抬担架者需把担架举得高高的,如此更加消耗体力。后面的抬担架者明显感到体力不支,已出现严重透支。

  因高度紧张,抬担架者又持续地不断用力,故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体力上,皆消耗很大,倍觉疲劳。当抬至升仙坊处的台阶时,陡坡度甚至达到了七八十度,要在如此陡峭的山路上,既快又稳地抬小伟向上攀登,这对于几近筋疲力尽的救援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时,抬担架的救援者们已浑身乏力,两只胳膊不住地颤抖,两条腿又酸又累,如同灌满了铅块。举步维艰的救援者们从升仙坊往上看时,那南天门仿佛近在咫尺,可就是如此几十米的距离,对早已筋疲力尽的救援者们来说,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他们已难以挪动的双腿,只是下意识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迈。看着只是60多米的距离,不知爬了多长时间,抬头看看,好像还有60多米。抬着担架向上攀登的救援者的体能,此时已达到极限,一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惟有毫无频率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胸腔里怦怦急跳的心,似乎要蹦出来。

  生命再度升起

  离索道站越来越近,但抬担架的救援者们的体力也愈加不支,上山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小伟的伤势也越来越严重:他已浑身发软,且呼吸越来越弱,后来几乎是在抽搐着口吐血沫。可那血沫也越来越淡,最后基本上看不出来了,若再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他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见此情景,抬着担架的救援者的心里既着急又难过:如此慢的爬坡速度,万一受伤者停止了呼吸怎么办?他们实在不敢想下去,只是不断地拼命警告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使劲地往上抬!抬着小伟的担架,被救援者们紧紧地抓在手里。虽然他们已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但此时支撑他们的不仅仅是力量,而是一种信念,一种一定要从死神的魔爪中,夺回一个少年孩子生命的信念。

  8分钟后,奄奄一息的小伟,终于被安全送达南天门索道站。当抬担架的救援者放下担架时,他们都觉得自己已近乎虚脱,浑身瘫软,脸色发白,四肢颤抖。随后,在山下等候已久的医护人员,赶紧把小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小伟终于脱离了危险。直到这一刻,现场的气氛才变得轻松了许多,人们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医院的医生道:若是伤者再晚来一会儿,他生存的可能性就更小了,由于消防人员和急救人员把伤者迅速送至医院,才使我们ICU科的医护人员有了充分的抢救时间。

  见儿子脱离了生命危险,徐聘热泪盈眶,一连声地感激道:这些救援者们是孩子的再生父母、我们全家的恩人哪!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儿子生命的存在,是他们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他们,我的心情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若用磕头能表示我真诚而深切的感谢的话,我真想给他们磕头。

  面对摄像机,徐聘用他自己的方式,感谢着那些曾参与救治小伟的恩人们: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不懈努力,抬着小伟仅用15分钟的时间,就爬上了正常人需要20多分钟才能爬上的陡峭山路,为成功挽救小伟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次救援行动,使参与其中的所有相关人员认识到:他们所抢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而是避免了一个家庭的破碎,保护了几个家庭的幸福。

  小伟的伤势在一天天好转,就其病情来看,他身体恢复的速度较快,诊治的效果也挺好。现在,小伟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已完全康复了。而当初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人们一如既往地生活着,所发生过的一切,若无人提及,可能慢慢会被淡忘。但对小伟及其家人来说,那片温暖已深深地留在了他们的心中。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