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法庭教育与社区矫正无缝连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4:57 新民晚报

  邀请社工上法庭对未成年被告人作综合评价,宣判缓刑后由社工直接领回家,在失足青少年出狱前与之谈心、为之打气,让他们提前认识帮教老师……继开创“圆桌审判”、“三段两议”等审判方式,以及设立“未成年人维权窗口”,开通“青少年保护热线”后,普陀区法院少年庭又探索青少年案件新思路——法庭教育与社区矫正无缝连接,以消除失足青少年无人管教的“真空期”。

  社工出现在法庭上

  今年7月1日,从小父母离异的小雷拿了一把刻有“忍者”字样的快刀,别在腰间,伙同张浩(另案处理)在本市杨浦区某偏僻处“上演”黑帮片镜头,劫得一部手机。案发不久,小雷被捕。

  11月18日,普陀区法院少年庭就小雷涉嫌抢劫一案公开开庭。让小雷料想不到的是,社工张老师出现在法庭上。张老师在法庭事实调查结束后,就小雷的家庭环境、在社区的一贯表现以及在取保候审期间的悔改表现,作了全面的综合评定。法官结合张老师的评价,依法判处小雷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判缓刑后社工领回

  宣判后,法官与社工张老师,一同跟小雷交流,让他很受触动。更让小雷想不到的是,法官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天,你就直接跟张老师回到社区里,以后,张老师就是你的跟踪帮教老师了,他会随时给你帮助;如果心里烦躁、苦闷,随时可给我们打电话。”

  实践证明,缓刑青少年一经宣判即由社工领回社区的做法,改变了以往缓刑青少年在判后一段时间内无人管教的“真空状态”,有利于提升帮教效果。

  帮教老师“提前介入”

  古杰、王浩、应熊、马强和李一道是市少管所的5名服刑学员,他们因抢劫或盗窃罪被判入狱,刑期均在一两年之间,都快出狱了。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比较“可怜”:古杰——父母离异,无人过问;王浩——父母双亡,孑然一人;应熊——父亲嗜赌如命,母亲久病缠身……眼看他们就要出狱,黄庭长生怕这些不经人事的莽撞少年走出“高墙”后,一时难以适应本就不曾读懂的社会,一冲动又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于是,一次特殊的未成年人保护社区矫正谈心会在大墙内举行。觉察到学员们有些紧张和疑虑,黄庭长说:“今天我们专程来跟你们聊聊天。再有,把你们以后的对口帮教老师也请来了,让你们提前认识,提前沟通。”学员们原先的戒备心理消失,气氛逐渐融洽。(文中涉案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郭剑烽通讯员金可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