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织造农村防火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2:45 大江网-江西日报

  在农村,电器老化、柴草干燥等引起的火灾往往令农民损失惨重,增强农村防御火灾能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环节。为此,“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也被写进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赣州市被确立为全国两个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试点之一。近日,记者走进赣州农村,处处看到农村消防安全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三依三改 遏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

  赣州市有283个乡镇,农业人口670多万。经过调查,他们将会昌县小密乡莲塘村、南康市潭口镇金塘村、赣县吉埠镇枧田村等5个县(市)8个乡镇的9个村确定为第一批消防试点村,并针对农村火灾中电器线路火灾、用火不慎火灾、柴草火灾占较大比例的特点,全面推行“三依三改”工程。

  “三依三改”工程,即依托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对农户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全部安装PVC套管;依托农村

能源改造工程,在农户灶前改建防火槽,防止用火不慎引发火灾;依托农村“三清”工程,解决柴草存放在房屋内的问题。全市消防试点村1700多户农家实施“三依三改”工程以来,几乎没有发生过火灾。

  “现在来看,这个切入点选得非常巧妙。因为一提及农村消防工作,大家就习惯性地想到投入问题,而这一工程则是依托政府而行,不需要消防部门花钱就能实施,这是最直接的效果。”一位消防工作人员这样说。

  两同五建 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走进南康市潭口镇金塘村,记者惊奇地发现,消火栓装到了村里,消防道路通畅,农民义务消防队员开着消防三轮

摩托车搞起了灭火演练。

  赣州新农村建设消防安全试点工作一启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就敏锐地意识到:抓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与省政府关于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518”计划同步建设,通过建立村庄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报警电话、群众义务消防队、消防器材装备室,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为此,赣州市政府将农村消防规划布局、消防基础设施、消防宣传教育、消防组织建设等纳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总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建设、同检查、同考评。

  到目前为止,赣州市先后在9个消防试点村成立农村义务消防队,统一配置了三轮消防摩托车、手抬机动泵、灭火器、消防斧、水带等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安装了报警电话,建立了消防装备器材室。

  一理一校 增强农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为了让农民真正成为消防管理的自我组织者,赣州市在消防试点村推行了消防理事制度。每村选出理事会成员,其中一人担任理事,负责全村的消防安全管理。

  “平时我们这些消防理事采取敲锣、打更的方法宣传安全用火,给每家农户发放一份《农村消防安全常识》读本。”会昌县小密乡莲塘村的消防理事钟生财告诉记者,他不仅要教育指导农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还要督促联防户进行消防巡查,督促村民签订《村民防火公约》。特别是在春节、清明等农村火灾高发期,督促各村集中设置烟花爆竹燃放点,确保每户村民做到“水缸满、灶前清、屋旁净、柴草齐”。此外,赣州消防试点村利用村民活动室建起了农民消防夜校,提高农民安全防范意识。

  欧阳鑫 本报记者张武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