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落寞的书桌和“利令智昏”的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1:14 信息时报

  听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五周年,报章上又在连篇累牍地鼓吹中国要拥抱“后WTO时代”。但是我却一点都没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我同日看到了几条新闻,让我徒生”大学到底是什么”的狐疑。

  比如“调查显示青年对大学母校印象改变感情变淡漠”(《中国青年报》12月11日)这条新闻,就让人颇为惊异和落寞:曾让老一辈大学生留恋终生的大学校园,为什么在现

在的大学毕业生眼中却变得如此不堪?调查显示,在描述对大学母校的印象时,除了留恋和感恩之外,“失望”、“和想象中不一样”、“没感觉”、“可算离开了”这样的词汇使用率相当高,甚至16.2%的人干脆用了一个“烂”字来形容。而学者熊丙奇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的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做人、处世的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这种淡漠造成整个社会的功利心态。而这种心态又跟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有莫大关系。当更多的大学生感觉苗头不好时,“学生倡议戴校徽应者寥寥,称对学校缺乏认同感”(《中国青年报》11月9日)的新闻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如果心理脆弱者,看不开这世间的迷惑,他们就会以死作为人生的终点站,于是,“广东省教育厅发文防止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南方日报》12月11日)这样的新闻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头条。试问,连心理健康都要成为必修课了,我们还能否认大学没有病的事实吗?

  中国的大学实在病得不轻。

  大学精神已被实用主义侵蚀得伤痕累累,大学已沦为许多人现实生活的工具,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已蜕变为一群讨生活的高级市井,大师级的教授越来越少,触目惊心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学术腐败;而大学生则是乐此不疲地攀比和玩乐。有网友尖锐地指出:在就业压力空前增大的社会条件下,本来就越来越“务实”的年轻人,还有几个愿意去固守学院里那张落寞的书桌?而这些浮躁现象的思想根源,在我看来只能用“利令智昏”来解释。虽有些逆耳,但不失贴切。

  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联想到“中国人民大学食堂耗资百万建观光电梯”、“山东聊城大学校门在网络上被称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造价居然达8000万元”等“拍案叫绝”的新闻,你或许会觉得我的见解并不是闭门造车。如果高校们都把心思花在校门上,花在高校评比,花在学术赞助经费上,教授们则把心思都花在炒作上,花在为任志强等人摇旗呐喊上,花在哭穷上,哪里还会有时间对学子们“深耕细作”。这难道还不是“利令智昏”?何况大师本来就没几人——如果把熊丙奇说的“15%的真正好导师”,分摊到几百所高校中,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吧。这种师资,又岂能让大学生折服和留恋?

  但无辜的是大学生们。他们缴的是高昂的学费,收回的是失落和“毕业即失业”。这时,“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成为官方慰藉大学生的理由之一了。表面上这似乎蛮有道理。殊不知,这是一种真正的现实无力感,是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挫败感。因为大学是生产中间阶层的重要机器。但是在中国的社会等级制阶梯中,大学教育已经部分丧失了这种功能。大学生们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像每年秋季,为了产卵不远千里,溯流而上的鲑鱼,即使要付出巨大代价,都拼着老命冲上堤岸,继续未来。在新三座大山压迫的语境下,他们即使在寒窗里面,仍然可以听到呼啸的冷风,一旦踏入社会,谁都不敢保证他们不会被抛出社会体制之外。在苍白的“大学精神”哺育下先天不足的大学生,这种向上攀登的机会,比鲑鱼还要微薄。所以,“大学生就业困难回炉复读再次高考”(《沈阳今报》12月11日)的现象,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即使如“感动中国”的洪战辉,也只是通过“感动”这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同日的新闻,我又注意到“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洪战辉入选”(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并且看到了洪战辉大学毕业后身份的巨变——河南省保护未成年人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名辅导员,而且在职务前面还加了不少形容词:“自强不息,历经艰难勇挑重担、刻苦求学的”。

  现在,我们回到前面说的,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大家都在颂扬“WTO时代”的盛世中国时,有没想过“我的大学”,该以什么面目示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