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食品安不安全不是标准说了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1:42 云网

  古人吃的都是没有化肥和农药的绿色食品,所以,民以食为天,吃饱就行。现在,估计得改为民以食品安全为先。从苏丹红染的红心蛋,喂了瘦肉精的猪肉,到避孕药催长的鳝鱼······接连曝出的问题食品让人防不胜防。

  最近,让我这个爱吃鱼的人头疼的是问题鱼层出不穷。席卷全国的多宝鱼风波尚未平息,两周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抽取淡水鱼样本化验时发现,15个桂花鱼样本有11个含

有孔雀石绿,香港全面停售30多种淡水鱼;这两天,又有三种海鱼在香港被检测查出含致癌物硝基呋喃。

  粤港毗邻而居,唇齿相依,香港的鱼市一有风吹草动,广州立刻就会有反应。所以,广州市场上已没有多宝鱼和桂花鱼了,我知道,这两天,这三种“涉案”海鱼肯定也吃不到了。

  这几起问题鱼都是香港首先发现,才引起广州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确实应该感谢香港同胞,要不是他们经常给广州邻居提个醒,按广州人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能吃的豪放个性,还真容易吃一堆毛病来。

  一名印度记者在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时说,他经常要向印度发回关于中国食品安全的报道,虽然西方的媒体会认为这些是大新闻,但是,印度人对中国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并不感到吃惊,他在中国也没有过多的担心。我想,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同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民的身体就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强壮,面对问题食品,吃不病、毒不倒。但至少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显然高于我们。其表现在于,在我们这里通过了检测标准的食品却往往通不过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而且,西方发达国家号称“从农场到叉子,从牛圈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也远远优于我们。而在中国,对于大的食品生产企业还可以监控,到了县乡镇一级,许多食品完全是由分散在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家族式作坊生产出来的,根本无从监督。

  我们最常用且最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手段就是借助媒体的力量。央视收视率居高不下的《每周质量报告》,几乎成了另一个《焦点访谈》,这实在不是什么妙事。因为,如果一档节目宣称自己的目的是“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但最后,“有质量的生活”却大多是揭黑打假的内容,足可见我们的生活已经糟糕到了何种地步。

  正如一位法国友人所说:“通过媒体让大众知道某种食品是不安全的,这是十分正常的,在法国也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媒体变成了食品安全生产内部通报中的一环,这就不正常了。”媒体依赖症不是解药,而只会让我们病得越来越重。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保“胃”生活,只靠媒体报道过的问题食品都不吃这一笨办法显然行不通,还是得靠逐渐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是得靠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要知道,食品生产和监管的水平也许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人的生命对于各种物质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吃了细菌超标的东西同样会拉肚子,吃了瘦肉精超标的肉同样会中毒,这跟标准定在哪里没有关系。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