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百万大学生支持深圳申办大运会专题 > 正文

“民众的支持定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4:42 南方新闻网

  中国奥委会执委、前乒球名将邓亚萍为申大献计

  “民众的支持定成败”

  作为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主力选手”之一并立下汗马功劳、又担任着国际奥委会两个委员会委员的邓亚萍,其申奥经验和对世界级大型运动会的了解,肯定能给深圳申大出
不少好主意,提不少好建议。为此,昨日下午,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国家体育总局正准备开会的邓亚萍。邓亚萍说,她虽对深圳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具体情况不是特别了解,但仍很乐意接受采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深圳申大“献计献策”。

  ◎成败核心

  百姓受益与否是关键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好,作为国际奥委会两个委员会的委员,您能否告诉深圳,进入申办大运会冲刺期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邓亚萍(以下简称邓):很抱歉,我对深圳的申办情况了解不是特别多,不过我很乐意从

申奥的经验和国际奥委会的一些通常做法中提供一些经验给你。

  记:谢谢。您觉得在确定世界级大型运动会主办城市的时候,他们更希望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什么样的城市?

  邓:国民的支持率是国际体育组织比较看重的一点,他要知道你来申办运动会是否对你的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好处,对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任何一个体育组织来说,他们都希望通过承办赛事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记:相信国际大体联也是一样的。

  邓:我想是的。民众的支持和百姓受益有多大,是国际体育组织最终选择赛事主办城市的核心。

  记:在这一点上,政府可以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邓:很简单,无论是我们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还是构建和谐社会,乃至构建和谐世界都是一样道理,必须一切围绕百姓利益,听从百姓的呼声。对从政者来说,这本身也是新型政绩观的一种体现。要让民众意识到,申办大运会直至最终拿到大运会的主办权,是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

  记:北京当初申奥的时候,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邓:我记得申奥时我们调查的市民支持率是94%,但国际奥委会做的统计比我们的数字还要高,达到了95%。

  ◎政府作用

  主要应体现在财政方面

  记: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内容是他们投票之前更感兴趣的?

  邓:有了民众的支持之后,政府的介入和大力支持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大运会我不是特别了解,没多少发言权,也不太清楚他们的具体评估标准,我只能说从奥委会的角度,他们更偏向于主办组织和政府的可靠性。奥运会的标准一个是民众支持度,另一个是所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他们不希望比赛过度商业化,不希望一座城市因为举办了一个大型赛会之后过多负债等等。

  记:如何体现政府的支持呢,应该主要把哪一面“秀”到前台来?

  邓:当然,政府和国家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财政方面,这是能力和实力的体现和保障。

  记:您还记得北京申奥是如何取得国际奥委会信任的吗?

  邓:北京申奥在第二轮领先之后,就把这种势头一路保持下来。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时的评估报告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如果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将会给北京、给中国留下丰厚的奥运遗产。评估报告是由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做出后给所有委员们看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一份可信度极高的内部参考,在当时的申办城市中,惟独北京在评估报告中有这样的内容,北京从这时候开始,就与其他申办城市区别开来了。

  记:这体现的是对北京的信任?

  邓: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奥林匹克将给中国带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远远超出简简单单一届奥运会的意义。这非常重要,给北京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是评估团很客观地看待北京的申办立场所得出的结论:北京市民对申奥的热情,对奥林匹克的拥护,他们渴望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这些都切切实实地打动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

  ◎关于劣势

  深圳大学少不是问题

  记:您曾多次到深圳,能谈谈对深圳的印象吗?

  邓:非常有活力、开放,这是深圳给我的最深印象。而且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那里会有很多发展机会给你,换句话说,你可以在那里赤手空拳地干事业,即使没有根基和背景,这一类的话我听得最多。另外,深圳的外来人口多,集合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城市运行速度非常快,效率很高,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这些都是深圳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

  记:但有观点认为,深圳的大学数量太少,这对于申办以大学生为主题的运动会来说是个劣势?

  邓:任何事物都应该从两面看,看上去深圳的大学是少了一点,但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它需要时间、需要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这不是核心问题,也不应该成为申办大学生运动会的障碍。我也听朋友说起过,在深圳很多人都没有归属感,可能和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系。所以,可能和你的问题恰恰相反的是,深圳应该通过申办大运会来促进城市教育、文化方面的学习和积累,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记:实际上,深圳教育上的投入和面貌一直都是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的。

  邓:事实上,我知道现在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深圳设有研究生部,这也是一个信号,深圳在人文方面的建设刚刚开始。

  记:您认为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将是深圳吗?

  邓:作为我个人,我很关注深圳申办大运会的过程;至于结果,我相信大体联的官员们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邓亚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助理,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曾是

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之一,拿过14个世界冠军,是惟一获得4枚奥运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过程中,邓亚萍是申奥的“主力选手”之一,为申奥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版采写:本报特派记者高爽

  图:

  资料图片

  (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