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反腐者为何总在“自娱自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6:39 国际在线

  作者:周士君

  成功反腐有赖于制度创新,可当武汉市实施的规范公款接待公示制度一经见诸媒体,便激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声浪,尽管其公示制度看上去很“养眼”,尽管其公示后“公务吃请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不是人们常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吗?为何面对有公款吃喝公示制度出台,公众舆论却对之如此不领情且不抱信心呢?

  实际上,武汉的公款接待公示制度之所以遭公众或舆论冷遇和质疑,关键是公众在反腐领域看到了太多太多类似的“自娱自乐肥皂剧”,而其实质性或长久性的反腐效果,往往令人既不敢恭维,更无法期待。比如针对无处不在的公车腐败,哪个地方没有一套看似严格的公车管理及监控制度?从公车配备标准控制,到公务车辆贴牌运行,真可谓制度严密,监管有力。可这些年来,哪里的公车消费水平有持续而稳定的下降呢?所有的反腐招数,都成为反腐者“自娱自乐”的“肥皂剧”,又臭又长,喋喋不休,看得你脖子发僵,眼睛发酸,竟也没有一个所以然的合理结局来。

  遏制公款吃喝的招数也一样,一些从理论上有可行性的措施,一经推行便往往走腔跑调,直到不了了之,尴尬收场。一次次反腐制度创新的“习惯性流产”,归根结底不在于其出台的创新制度本身,而在于其制度如何执行?即无论看上去如何完善的制度,但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兑现奖惩等“行刑权”,却都始终掌握在那些享有通过腐败获得太多既得利益的官员手中,这就如同面对一个人被癌细胞吞噬的左手,却令其用自己的右手操刀疗治,他可能忍住剧痛对自己病入膏肓的左手下刀吗?于是,反腐的制度创新在“内部人控制”之下,便终究演绎为“自娱自乐”的反腐表演了。而这样煞有介事的反腐表演,一旦又多又滥,观众由反感到反胃再到叫倒好,岂非就在所难免了吗?

  在现有体制框架之下,诊治类似公款吃喝或公车消费这样的腐败恶疾,要避免“自娱自乐”的尴尬,便必须执行国家预算法律不走样,把监督权完完整整地交由人大部门掌控。而对人大监督过程的监督,则交由拥有“第四权力”之称的新闻媒体担纲,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而完整的权力监督链条。不然,那些腐败者不仅“养胃”需要公款支付,恐怕就连其排练“自娱自乐”的“养眼”闹剧,也同样需要广大纳税人为其掏腰包呢!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