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良心带我们远离远制度的残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6:49 国际在线

  作者:邓海建

  一名在新疆服刑中的浙江犯人,在得知妻子出走家遇变故,10岁小女儿在外流浪一事后,走投无路的他向只有一面之缘的女警何利彩写了封求助信。没想到,何利彩因此照顾了小女孩7年,把她接到家中,送她上学,还把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得妥妥帖帖。(12月12日《现代金报》)

  一个人的良心能走多远?这个价值判断在一个以契约规则为制度伦理的宪政社会似乎比较悲观,良心是不可量化、不可靠的,“走”多远的关键是看个人的道德自觉,何利彩带着一颗朴素的良心风雨兼程了七年,又似乎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良心,其实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这让我想起艾匹克蒂塔的那句名言:仅仅一个人的良心,却比所有的坚固要塞更安全。

  我们这个时代很奇怪,早先是崇尚道德良心的,偏执地到了“知识与良心”捆绑售卖的田地,所以在中国,很大程度上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就成了中国良心的指针——后来的遗憾是,我们渐次发现了知识和良心是不成正比的,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在教会我们规则意识的时候还告诉我们:良心远不如契约美好。于是我们这个时代又开始无限崇拜理性的制度设计,社会序列一旦生病,马上就是检讨制度安排的不健全、监管体制的不到位……骂得多了之后,就是不肯承认一个事实:人为的制度始终带有人为的缺憾,寻租与被寻租是制度生命的天性——而制度的烟花设计得再好,设若没有了良心、德行的引信,终将不复瑰丽灿烂。

  是的,制度永远无法完美,而良心可以带我们远离残缺。就譬如冬天里一些办公室的玻璃门上,总是季节性地贴上“请随手关门”,可惜依然屡屡大门洞开;而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群体的办公室,无须贴上怎样或温情或严厉的提醒,室内总是很温暖。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的那些简单制度的巨大张力让我们习惯了“制度补丁”的大脑永远无法想象:制度不是靠“补丁程序”支撑起来的,也得靠信仰、靠良心。我们总认为自己理性了,看穿了社会症结所在,制度创意繁复而精彩,却于走失了社会良心的现实语境屡屡碰壁或失效。在何利彩这个事件上,我们的逻辑惯性很容易去质疑政府救济的缺位,但不去思考:纵使制度救济得力,从来没有百分百效力。万一这个家庭是完美制度救济里那不幸的“百分之一”,我们该说是制度不得力、还是叹息他们不走运呢?

  何利彩说:“我只是在尽一个人和警察的良心责任。”一个人的良心,原来可以走很远,而如果一个人的良心行走在制度理性的旅程之上,她将焕发出更圣洁而温暖的光芒。为一个人的良心而感动、为一个人良心的力量而震撼——这,是我们操演“契约论”和“价值论”之前原本应有的姿态。

  

  审稿:蒋丽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