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华时评:是谁让假记者如此猖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9:3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周慧敏 刘文杰)最近,山西省吕梁市针对假记者泛滥的情况,开展了一场集中打假行动,仅3个多月,就查出80名假记者,其中4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吕梁的假记者一度非常猖獗。这些假记者往往打着为民请命、舆论监督的幌子,开着挂有“新闻采访”牌子的汽车,手持伪造的假证件,怀揣搜集的假材料,道貌岸然地以新

闻单位的名义活动,或以曝光相要挟,或插手干预农村选举,或挑拨村矿矛盾,或包揽诉讼,或对企业主敲诈勒索、坑蒙拐骗,从而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假记者为什么如此猖狂,是谁给他们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一些小报小刊对记者站疏于管理,是假记者横行的原因之一。部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随意在基层设立分支机构,随意聘用人员,而又没有任何管理措施,使一些假记者胡作非为。另外,一些假记者通过各种关系和小报小刊的真记者里勾外连,使基层干部真假难辨。又由于敲诈过程简单,在“致富效应”驱动下,一些闲杂人员群起仿效,不惜铤而走险,买来假证件招摇撞骗。

  其次,假记者之所以敲诈勒索屡屡得手,还因为有些单位自身确实存在问题。吕梁市一位副县长说:“假记者欺负得我们实在吃不住了,但又不能把他抓起来,没办法,咱有把柄抓在他们手里。”一位黑矿主坦言,他一年共接待了20余批假记者,花费10多万元。一些执法部门及非法煤矿是假记者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由此不难发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问题不及时处理,自然会落下把柄,而这些把柄恰恰落在了假记者手里。被敲诈单位害怕暴露问题,怕引火烧身,因小失大,往往不敢揭露假记者的真面目,而宁愿破财免灾、息事宁人,这无疑为假记者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猖獗的假记者现象反映出政府的管理漏洞和腐败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事业,假记者泛滥成灾,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其危害之严重,绝对不容姑息。

  打击假记者是很有必要的,但仅仅局限于突击式的打击又是不够的,就打假而打假,治标难治本,难保假记者们在“一阵风”过去后不卷土重来。只有正本清源,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新闻媒体分支机构的管理,并通过完善制度,畅通真记者舆论监督的渠道,同时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假记者才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新闻联接:

  假记者泛滥背后的真问题

  最近两年,山西省吕梁市的假记者十分猖獗。他们抓住一些小辫子,什么人都敢敲诈,包括政府机关和公安机关。在今年打击假记者行动的3个月中,该市共查获80名假记者,其中4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如何识别假记者?

  开着挂有“新闻采访”牌子的汽车,拿着价格不菲的照相机,以新闻采访为名,行敲诈钱财之实,这就是假记者。假记者并非一眼就能认出。一名货车司机生意赔本后改行当“记者”在山西行骗,索要钱财不成还怒斥企业“人家姑娘回娘家还给个包袱呢”。有的假记者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新闻专业培训,敲诈的手段更加高明和隐蔽。

  “假扮事件”让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大千世界最近很是热闹,新近发生的几起“假扮”事件让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先说一起假扮记者的,山西吕梁新闻出版部门近来查获了80多名假扮的记者,其中大多数是利用记者的身份敲诈当地企业。

  就在山西查获假冒记者前后,上海与河北联手查获了一起假扮领导的——假扮的还不是小领导,而是中纪委的干部。这位河北老兄假冒中纪委工作人员,写恐吓信勒索上海的干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