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访印尼丹格朗孔教学校:华文教育在复苏中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0:56 中国新闻网

  

访印尼丹格朗孔教学校:华文教育在复苏中创新

  12月12日﹐印尼丹格朗市孔教學校幼兒園的小朋友﹐跟著從中國培訓回來的老師做游戲﹐唱華語兒歌。中新社发 王麗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雅加达十二月十二日电题:华文教育在复苏中创新--访印尼丹格朗孔教学校

  中新社记者邓卓明叶小刚

  “找啊,找啊,找呀,找,找到一个新朋友……”这首在中国让人耳熟能详的儿歌,此时此刻听起来,显得格外亲切与令人兴奋。

  今日上午,当记者一行驱车来到离雅加达二十多公里的万登省丹格朗孔教学校时,身着统一服装的印尼小朋友们,欢快地唱起了这首中文儿歌。

  近年来,随着华文教育在印尼的深入发展,三语(印尼语、英语、华语)学校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形成了一种新气象。丹格朗孔教学校开始逐步转型到三语学校,并为创办三语学校走出了一个不同类型的新模式。

  据丹格朗孔教学校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该校在中文系主任粱荣升建议下,把学校转成三语学校,先从幼稚教育开始。他们希望一步一步,打稳基础。可是,在该校如同印尼所有学校一样,华语师资极为紧缺。丹格朗孔教学校便保送他们的在职老师到广东江门幼儿师范学校,进行一年的幼儿专业教师培训,接受语言、舞蹈、手工等方面教育。

  曾接受过培训的林莲妮老师说,幼稚园现在每星期为小朋友上三次华语课,每次两个半小时。这首“找朋友”的歌曲,他们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唱得极为流利,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印尼丹格朗市是孔教、佛教传布较广的城市,城区郊外,大小寺庙佛堂林立,烧香拜佛,成了家家户户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尽管这里华人较多,但大部分华人已经不懂华语,而他们又极为向往华族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气息浓厚。尤其是,二000年华文渐渐在印尼解冻后,家长们更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得到华文教育。据了解,这些年来,当地的众多佛堂寺庙每逢星期日便为贫苦儿童免费教授华语,为推动华语发展,默默地贡献着力量。

  该孔教学校就是隶属丹格朗文德庙,学校的领导权掌握在支持华人教育的孔教理事会手中。学校拥有三十三年的历史,办有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人数目前已达一千七百多人,占地面积达到五千平方米。其中的高中专校十分火红,二000年开始创办,目前中专开设了会计班、秘书班,总共有二十四个班,学生人数近一千。据悉,明年他们还要开办旅游班,把华语课由每周两节增至十节,为华文教育做更大贡献。

  在孔教学校,记者一行还遇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学志愿者——楚芳。作为第二批志愿者,她要在这里工作一年,除了为该校高中教学外,晚上还要为华语补习班进行辅导。“来之前,我们接受了简单的印尼语培训。当初有点不习惯,现在慢慢好些了。”他乡相见,看得出来,楚芳将记者一行当是亲人,格外亲切。“学校是当地慈善家捐建的,二百多位贫困孩子交不起学费,慈善家们就捐钱替孩子交学费。这确实让人感动。”楚芳特别告诉记者。

  该校有一位叫林爱蒂的女教师,父亲是农民,家住十多公里远的乡下。由于当地治安欠佳,当女儿还是该校学生时,爸爸特希望她学好中文,一年来便坚持用摩托车晚上接送她从夜间华人进修班回家。二00五年,林爱蒂被保送到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一年,现在已在孔教学校幼稚园从事教学工作了。

  据介绍,他们开设的夜校,就是为日后学校的华语师资后备力量着想,以解决断层问题。现在的三十位学员中,有十多位是在职教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