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获奖学生要捐出10%做善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4:16 今日早报

  获奖学生要捐出10%做善款?

  宁波理工学院称捐款全凭自愿,但不排除有班主任设置比例

  □本报驻宁波记者 郑巍

  早报讯 上月底,宁波理工学院大三学生陈鹃(化名)拿到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奖学金,这本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她很郁闷。

  原来,在拿到奖学金的同时,她收到学校发出的一封信,倡议获奖学生将一部分奖学金捐给“爱心基金”。昨天,陈鹃对记者说,捐款登记时,还在名字后面注明是否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是否是班干部,是否拿奖学金等,“同学们都在传说,不捐出奖学金的10%,以后不能入党不能评优了”。

  对此,该校学生处陈老师昨天向记者解释说,学校完全采用自愿的原则,如果出现议论,有可能是学生干部传达学校要求时出现了偏差。

  学子校园募捐30万元

  “我们是三本院校,考虑到学生条件大多比较好,所以开展募捐活动。”陈老师解释说,“爱心基金”是去年成立的,当时全校学生捐了30万元,社会各界的资助再加上学院的资金,共有70多万元,由学生处负责日常管理。

  短短一年时间里,该基金已经帮助了77名学生,支出了44万余元,其中仅3个重病的学生就用掉了24万元,原本的“爱心基金”所剩不多,所以他们再次发起募捐。

  陈老师介绍,到昨天为止,全校学生共向“爱心基金”捐款30万元,最多的班级捐了6000多元,最少的也有100多元。

  学校倡议获奖学生带头募捐

  30万元,这绝对是个成功的校园募捐活动,这多少归功于上月底该校发出的一封信。

  昨天,记者看到这封以学生处名义印发的信,信不长,先是祝贺获得学院2005-2006学年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同学,称他们是万名学子中的佼佼者。

  紧接着,该信又向获奖学生提出3点希望:首先是要有一颗进取心,继续起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希望要有一颗感恩心,学会感恩,感谢所获得的一切;最后是要有一颗关爱心,真诚地、主动地、尽可能多地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

  这封信还大篇幅介绍了“爱心基金”,倡议广大获奖学生带头献出一片爱心。

  一位大三学生告诉记者,他们拿到奖学金后,学校很快就组织了募捐活动。

  奖学金的10%要捐出来?

  虽然这封倡议信取得“良好”效果,但引来不少质疑声。

  在该校“星光论坛”上,一位学生称拿了一等奖学金,将4000元钱中的200元捐了出来,但拿到系里,却被认为捐少了,有同学传话回来说,班主任老师说缺少爱心,以后不能入党不能评优。

  还有同学向记者表示,他们捐款登记的时候还在后面注明是否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是否是班干部,是否拿奖学金,“在一些分院甚至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规定奖学金获得者必须捐助获奖金额的10%”。

  “学校要求本着自愿原则,可事实上却非如此。”有同学表示,班委拿着全班同学募捐来的480多元钱去分院,却被退了回来,嫌太少。据说有这种遭遇的班级还不是少数,有同学认为,也许这件事情,已经成为某些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显示成绩与工作能力的平台。

  他表示,获奖学金的同学很多都是拿奖学金作生活费的,他们都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登记获奖信息方便统计

  针对学生的质疑,陈老师表示,学生捐赠全凭自愿,学院没任何规定要求大家捐多少,更没有规定获奖学金的同学捐款的比例。他介绍说,在他当班主任的班里,一个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一等奖学金,但也只捐了10元,而另外一个则捐了200元。

  不过,他也承认,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所万人大学,募捐从学院到分院再到各个班,传达过程可能出现偏差,“一些班主任或者是班干部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问题”。

  对于捐款统计时,是否登记学生党员和获奖学生的信息时,陈老师承认,有这么回事,但这是为了统计方便,“何况学生党员和获奖学生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

  警惕捐款成为“规定动作”

  对此,宁波某高校团委一名负责人称,校园里的公益活动是呼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其表现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它在校园中永远是不可少的。特别是学生互助式的募捐更应鼓励。不过,对这样的募捐,学校有管理义务,如果此类活动延伸到社会,学校也应该知情,并加以引导。

  但也有学生家长认为,学生本身不具备经济能力,他们捐出的都是父母的钱。因此,不管以什么样的爱心名义,学校都不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此类捐款,尽管它常常看起来更具崇高性或权威性,即使学校原本以自愿为原则,最后也可能会演变成强制捐款。(131130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