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转农”,不过是人才逆淘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5:55 杭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

  这年头,在有些地方,想当农民并非易事。比如在城郊,土地一旦拆迁,农民就可以获得一笔相应的赔偿。这时候让他们放弃当地户籍当“城里人”,等于叫他们把手头股票丢进河里。

  也有不少原先户籍在农村的,千方百计想转回去。台州市这一两年内,就先后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非转农”手续,回老家当上了“知识农民”。有人认为,这说明现在的农村日子好过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还有人说,因为新农村政策的推行,农村对那些出门求学、就业的“游子”越来越有吸引力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新知青”返乡,客观上也确实有利当地农村的发展。

  但是,看问题还得更全面一些。这种现象大多只可能出现在经济相对发展的农村地区。只有在那些地方,户籍身份也才不会成为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更为广阔的贫困农村来说,跳出“农门”依然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方式。在西部一些地区,许多大学生宁愿在城里端盘子,也不愿意回到农村老家。这是因为,那里除却贫瘠的土地,一无所有。

  “新知青”返乡,还和城市梦难圆有关。工作难找、工资低下、居无定所,再加上不能获得梦寐以求的社会与劳动保障,这一切都让刚踏入社会的大中专毕业生举步维艰。既然当一个新“城里人”这么难,在激烈竞争格局下,难免有一些人带着失落,回到生养他们的土地。毕竟,在经济同样在发展的农村地区,还可能有他们施展手脚的空间。

  这意味着,在有些地方,进入城市的门槛越来越高,即便拥有城市户籍的新“城里人”,依然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或者是城市吸收、消化人才能力趋于饱和的缘故,但更多的可能性在于高房价、高消费等因素成为城市吸引人才的高壁垒,进而形成人才逆淘汰格局。换句话说,就业难、高房价、高消费正在成为继“制度门槛”(比如二元户籍制度、人才引进政策)之外的第二道进城“关卡”。

  如果“新知青”返乡是一种人才自然流动,这种流动对于协调城乡发展当然不无意义。但现在来看,这更多是由于“城市居,大不易”,“非转农”因此只能说是一种特殊现象。一旦有机会,那些返乡“新知青“还是会毅然离开家乡,再度进入城市。很简单,所谓征地补偿,大家都知道那是农民最后的“资源”——冲着这点老本去的,不难想像以后生活、工作都可能“无以为继”。再者,“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农村又怎么可能是市场竞争的“桃花源”?而守着薄田度日,对于“新知青”来说,与其说是最后心理底线,其实更像是一个“传说”。

  归根结底,城市化才是几十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势不可当的潮流。从这个角度看,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等于是给城市的决策者们提了一个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