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本草纲目》无法拯救《本草纲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6:00 光明网
徐来

  作为一宗大众娱乐产品,《本草纲目》除了利润以外无所牵挂,为中国传统医学拉拢粉丝,使之成为青年猎奇的对象,仅仅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副产品罢了。何况,即使周杰伦、方文山真的有心为宣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贡献心力,中医也未见得有了豁然开朗的前景。

  为博母亲一笑,周杰伦作了《东风破》。此例一开,中国的流行音乐作品中就被生

生辟出了一个门类。无数戏曲音乐、传统故事被发掘整理,进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行列。从《花田错》到《曹操》,乐手们要做的,仅是围绕历史题材编订歌词,然后借架粘死了“四七键”的钢琴来配旋律,在编配中加入适当的民乐及戏曲采样——这一切对于眼前这个成熟的流行音乐工业来说并非难事。

  《本草纲目》也是这样一首歌。不巧的是,发片不久,中文网络上就因“韩医申遗”而衍生出“中医存废之争”。于是有网友即兴调侃,杜撰出“周杰伦500万元代言中医”的新闻来。其实,何需500万的激励,在中国流行音乐工业的利润冲动引导下,周杰伦、张杰伦或者李杰伦都会自动自发地将自己的创作行为与中医药结合在一起,让传统文化充当娱乐小点心的作料。

  《本草纲目》是一首“中国风”歌曲,但“黄皮白心”依然是一个无法抹杀的事实。尽管大量使用民乐因素,甚至被好事者做出了与民歌《辣妹子》相互勾兑的版本,歌词也充斥传统文化符号,但其基本形态是“嘻哈”。

  甫一开口,周杰伦就唱出了“崇洋都被医治”的歌词。古代中国有“良相”与“良医”并称的习惯,但将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比喻为患有疾病的肌体,并寻求“医治”的方法,却是实打实的外来思维。

  19世纪末,西方近代医学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一部分,进入中国。一边是近代医学在临床治疗上表现出的惊人效率,另一边则是日渐凋敝的近代中国,当时的知识精英将西方关于疾病的隐喻逐渐扩大。

  原本作为医治对象的“身体”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象征。仁人志士们想象着,像近代医学对沉疴的治疗一样,将中国社会的种种病灶切除、抛弃,最终达成“再生”的希望。这一隐喻的最终结果是,“革命”本身,成为了一种“治疗”。

  围绕在歌曲标题周围的种种本土元素,都去除了实体意义,被抽象成文化符号。饶舌者模糊提及的,并非汤头歌诀,而仅仅是一些单摆浮搁的药材名称。无论是有毒的马钱子,还是便秘者买来泡茶喝的决明子,在歌词中都不负载救死扶伤的意义,无法传递“歧黄”的大道。它们只是吸引听者的小窍门,在阴暗潮湿的咽喉过道里摆出传统文化的小普士,勾引青年一代猎奇的眼光。

  在歌曲的最后作者给出了治疗“媚外内伤”的“千年汉方”:小僵尸蹲,暗巷点灯。

  为了配合这样的意境,《本草纲目》的MV里,一个贴着符咒的僵尸在屏幕的各个角落反复跳跃。

  有医学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表示,“中药是否取消或存在,和周杰伦是否代言没有任何联系,更不能指望周杰伦来拯救中药。”(见11月24日《成都商报》)。作为一宗大众娱乐产品,《本草纲目》除了利润以外无所牵挂,为中国传统医学拉拢粉丝,使之成为青年猎奇的对象,仅仅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副产品罢了。何况,即使周杰伦、方文山真的有心为宣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贡献心力,中医也未见得有了豁然开朗的前景。对粉丝们来说,歌词中的符号只是一些具有文化含金量的装饰品,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与拍进科幻电影里,写进玄幻小说里的传统医学并无区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