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宪法修正案:加快乌政体改革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8:22 法制日报

  乌克兰1991年独立以来一直实行总统议会制。总统是国家首脑和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组建内阁,提名并经议会批准后任命政府总理,同时还负责任命其他部委负责人,并有权罢免总理。今年起实施的新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政体由总统议会制转变为议会总统制,总统的权力被大大削弱,议会权力得到实质性扩大。一方面,这使得本有嫌隙的尤先科总统和亚努科维奇总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乌克兰在对外政策上甚至出现两个中心;但另一方面,却从宪政上理顺了议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乌克兰政治稳定和加快国家各领域的改革

带来契机。

  多年来,乌克兰议会与总统之间就国家权力的权限问题争吵不断。2004年底,乌克兰在进行总统选举时爆发“橙色革命”。作为妥协方案,乌克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政体由总统议会制转变为议会总统制,总统的权力被大大削弱,而议会的权力得到实质性扩大。这意味着赢得议会过半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提名总理并组建内阁,而总统仅保留了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候选人的提名权,以及任免国家安全局长的权力。按照新宪法修正案,乌总统职位的象征意义已大于实质意义,政府工作直接处于议会的监管之下,并且仅对议会负责。

  议会选举促成新联合

  国家政体的转变使得乌今年3月举行的议会选举意义非同寻常,因为控制了议会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国家的权力。3月26日,乌克兰进行了最高苏维埃(议会)选举投票。这是乌克兰宪法修正案自1月1日正式生效后举行的首次议会选举。

  以亚努科维奇为首的“地区党”获最高得票率,得到议会450席中的186席;前“美女总理”季莫申科统率的“季莫申科联盟”得129席,位居第二;支持现总统尤先科的“我们的乌克兰”排第三,获81席。此外,社会党(获33席)和乌克兰共产党(获21席)也因得票数过3%而跻身议会。三大党得票均未过半数,都无法单独组阁;任何一个大党要组织政府,都必须至少联合另一大党乃至议会内的小党。

  根据乌宪法修正案,占过半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提名总理并组建内阁。议会选举后,乌国内各派势力分化组合之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最终,本来人微言轻的社会党成为决定政府组成的关键力量。经过幕后交易,社会党领导人莫罗兹谋得了议长职位,从而抛开橙色盟友,转与地区党握手言欢,并进而促使“我们的乌克兰”下定了联合地区党的决心,亚努科维奇也随之组织起了大联合政府。

  新政体带来新契机

  乌克兰进行的修宪对总统和总理的权力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原属总统的部分权力转移至总理名下。一方面,这使得本有嫌隙的尤先科总统和亚努科维奇总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乌克兰在对外政策上甚至出现两个中心。

  9月14日,亚努科维奇访问布鲁塞尔时宣布,2007年乌不准备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这导致总理和总统阵营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9月20日,亚努科维奇通过外国媒体激烈批评尤先科坚持要求乌尽快加入北约的方针,并在当天的政府会议上指责支持总统亲西方路线的部长们行为不得体。而尤先科则在9月15日约见刚刚返回基辅的亚努科维奇,并在随后公开的新闻简报中对亚努科维奇提出警告。

  乌政治评论家认为,双重政权现象是由尤先科无论如何不能适应总统职权受宪法改革限制而引起的,亚努科维奇已在与尤先科的斗争中胜出,因为他拥有了立法优势。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对外政策方针应由总统和议会确定,总理是由议会多数派选举产生的,因此总理也影响对外政策的制订。在今年1月1日宪法改革生效后,尤先科总统还在其他一些领域受制于议会,比如议会有权解除根据总统配额任命的政府部长的职务,尤先科不经议会同意不能任命新部长等。

  但从长远来说,乌克兰进行的修宪对总统和总理的权力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原属总统的部分权力转移至总理名下。尽管这导致总理和总统阵营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但同时应看到,该宪法修正案大大削弱了总统的权力,而议会的权力得到实质性扩大,从而避免了总统频繁更换政府导致国家政局不稳定的局面。新的宪政模式理顺了议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二者可望不会像以往那样相互扯皮,这为乌克兰政治稳定和加快国家各领域的改革带来契机,并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报基辅12月12日电

  1.国家政体由总统议会制转变为议会总统制;

  2.赢得议会过半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提名总理并组建内阁;

  3.政府工作直接处于议会监管之下,仅对议会负责;

  4.总统保留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候选人的提名权,以及任免国家安全局长的权力;

  5.议会有权解除根据总统配额任命的政府部长的职务,总统不经议会同意不能任命新部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