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一起新相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9:26 每日新报

  

在一起新相约(图)
在一起新相约(图)
在一起新相约(图)
12月7日,新报大规模改版并面向读者重奖征集改版“金点子”的消息见报后,信件、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纷至沓来。截至记者发稿时,经统计,共收到5000余份读者关于改版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版面设置、新闻选题、编读往来、广告质量等。

  5000多封充满真知灼见的信件,5000多颗一样热爱新报的滚烫的心。5000多份信任,5000多份感动。

  而倾听,则是一种最为美妙的姿态。七年来,我们倾听您的热线报料,倾听您倾诉的情感故事,倾听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倾听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成长的脚步。在新报即将迎来的第八个年头,我们更希望倾听您的心声,想知道读者最喜欢看什么、希望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不希望看什么;我们更希望倾听您的意见甚至批评,一日三省,避免闭门造车,和读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新报怎么办 读者说了算”,《每日新报》创刊以来最大规模的改版行动,因为有了您的参与,意义非凡。

  我有我声音

  读者也“新说”

  参与读者要当评论者

  宏伟、老宋、韩晓波、剑锋……“每日新说”已经成为新报的品牌栏目,每天执笔的几位编辑记者也成为读者耳熟能详的“名人”。许多读者在来信中,都对这个评论栏目赞誉有加。但是,在欣赏“新说”的同时,不少读者提出——“虽然‘每日新说’总能说出独到犀利的观点,但普通读者并没有机会参与。”“如今的读者已经不满足于阅读,而是有更加强烈的表达愿望,尤其对许多新闻有自己的想法和评论,苦于没有机会参与。”

  读者李庶民的建议给编辑记者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在信中写道:“新报最大的特点是贴近读者。我建议,让更多读者有机会在新报上发言,进一步增加人气。”

  红桥区的读者夏晓华用身边的一个小事例表达了愿望:“作为普通读者,大家都希望能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我认识的一位新报老读者讲,我们写了500字的稿子,哪怕编辑给刊登200字,都是对我极大的鼓舞和安慰啊!”

  通过对读者来信的分类整理,我们发现,读者对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的关注度极高,几乎近50%的读者都希望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但做读者,还要做作者。

  版上常来往

  关系胜亲人

  互动编读情感催化剂

  办报不能闭门造车。在平时的工作中,新报十分关注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事实证明,互动加深了编读之间的感情。但在此次众多读者来信中,我们发现,读者对编读来往有着更大的需求。

  读者石农的来信洋洋洒洒3000余字,提出不少具体的“点子”。他认为,新报应在保留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加大编读之间的互动力度,并开辟新的互动途径。比如通过电话反馈对于新报的报纸定位、版面设置、具体栏目、新闻选题等“评头品足”式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不妨考虑组建一支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读者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评报队伍。

  读者王守训自称为“最热心最忠实最痴迷的新报读者”,他在肯定“纠错”“读者说话”等栏目的同时,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刊登读者稿件的栏目。南开区的读者葛建军甚至建议设置一个小栏目“挑刺儿”,让读者都来当“刺儿头”,因为挑错也是由于“从心底里爱新报”。读者王兆南设计了一个栏目叫做“聊天室”,请读者尽情对报纸说三道四,并经常举办与读者面对面活动,“视读者为亲人,让他们常回家看看”。另外,王兆南还提出,编者应就一些热点话题与读者进行探讨。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这位读者甚至已经为自己设计的栏目撰写了第一篇稿件。

  新报永远会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我们深知,为普通读者表达心愿提供空间,并在其间加强编读之间互动,无疑是加深读者与记者与新报之间感情的催化剂。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赵睿 漫画 浸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