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道文化“快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10:26 贵州都市报

  于丹讲《论语》,与快餐有点相似:不引经据典,不考证训诂,而主要谈“心得”,卖的似乎不是高级“营养”

  最近书市较为火热的当属“女易中天”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了,创下了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天签售万本的纪录。国学如此有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文化传承中断后的自然续接。然而对这种二传手式的“讲孔子说孟子”的方式,有不少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据12月

12日《法制晚报》)。

  有人撰文称此现象为“文化奶妈”现象,有人戏谑地将这一文化现象,称做是“精神家园的快餐式寻找”,不过,来点文化快餐又何妨?

  毕竟,于丹为当下患有文化饥饿症的人们提供了一份不可或缺的精神“快餐”。为什么?一则方便,二则便宜,三则可以提供基本的热量和营养。

  于丹讲《论语》,与快餐有点相似:不引经据典,不考证训诂,而主要谈“心得”,卖的似乎不是高级“营养”。于丹讲《论语》,面对的是坐在电视机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芸芸众生而非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因此自然需要讲得浅一点,要多结合当下的实际,多带点生活的酸甜苦辣,带点快餐的味道。对大众来说,听(看)于丹讲读《论语》心得,这也许是简单惬意的文化消费了:只需在固定的时间,打开电视机、选择中央电视台就可以了。寻常百姓可以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而《论语》中的文化,也可以在穷快活中消费。于丹讲《论语》,有别于学术研究,不必皱着眉头读直排版古书,不必睁大眼睛看各家注解,以致望见面目森然的孔家店而不敢进去消费了。因此,听于丹将《论语》心得,联系现实人生,咀嚼个中三昧,倒也乐得自在,不失逍遥。

  其实,我们无需一说到传统文化,就肃然起敬、大气不敢出。文化在哪里?它就在日常生活中、人情百态里。而学者的任务只是从生活中萃取智慧,并加以提升而已。因此,于丹女士说《论语》重在“心得”,其实是很贴近孔子谈学问的一种方式。最近一段时间,国学之所以能热,就在于走“快餐”路线。从国学大师的海选,到易中天等人的水煮《三国》,从国学“超女”到于丹的《论语》快餐,无一不得到普罗大众的热捧。笔者以为,这些现象都是文化放下令人敬畏的架子,回归生活的结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笔者从《于丹〈论语〉》心得,看到了文化不至于饿死的希望,尽管它只是一种“快餐”。作者:清风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