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原则上不公开”的应为“私人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11:18 信息时报

  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在积极起草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念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而对于个人信息,则规定“原则上不公开”, 只有特定条件下,如果个人同意,公开后获得的公共利益大于受保护的个人利益,或紧急情况下为救助他人生命财产等,才允许公开个人信息。

  显然,通过立法促进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并充分尊重个人信息权,体

现了我国的民主法治和社会文明进步,值得期待。但笔者也认为,对个人信息的界定和保护,应该使用更为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具体来说,就是“原则上不公开”的应为“私人信息”,而不应为“个人信息”。

  在笔者看来,为什么现代民主社会和法治国家里,特别强调政务信息公开,关键是因为这些相关信息它姓“公”,而公民个人的信息为什么不允许公开,关键是因为这些信息与他人无关,它姓“私”。恰当地说,区分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和主要依据是信息本身的“公”“私”属性,而不是它赖以产生和发布的主体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立法规定信息公开与否时,与政务信息公开相对应的应该是“私人信息不予公开”,这才既符合实际,又符合逻辑。

  “个人信息”中的“个人”一词,明显是以社会成员的存在形式为标准来划分的种类,即与“个人”对应的概念是“团体”和“组织”(包括国家机关)。这样以来,规定“个人信息原则上不公开”时,就必然包含了一部分其个人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国家官员,这显然与现代法治理念和世界民主趋势不相符。因为事实上,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里,国家官员的许多个人信息都应当是公开的,比如官员的个人收入情况、拥有财产情况及其家庭成员的部分情况和官员履行公职情况,都不应当对公众保密,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开,以接受公众监督。

  而在我国个别地方的政务公开实践中,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形。比如有的地方认为市长的收入是“个人隐私”,拒绝向公众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有的地方在地方规章中明确规定领导成员的廉政情况不属于政务公开范围,不恰当地把“公务信息”当成“个人信息”,并进而将“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混为一谈。其实,严格来讲,普通公民的“个人信息”因为与公务无关,才可以把它归入“私人信息”甚至“个人隐私”范畴,拒绝向外界透露。而对于担任公职的官员来说,他们的个人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属于“私人信息”,更不属于个人隐私了,而属于公共信息了,这就是担任公职服务纳税人的必要代价,也是民主监督的要求。因此,公众对“市长收入是个人隐私”和“领导成员廉政信息不予公开”的说法给予了强烈的质疑。

  专家指出,一个有保密文化传统的国家在保障公民知情权方面是很难到位的,一个有专制政治文化背景的国家当然无法孕育出公开、透明、正义的种子。它隐喻着政务公开的阻力将是巨大的,道路也是曲折的。也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立法中,必须尽量避免使用容易规避公开的词语,笼统地规定“个人信息原则上不公开”就容易成为官员个人信息拒绝公开的借口和依据,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立法时不得不引起充分注意。

  (作者系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