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调控政策中经历变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20:12 广西新闻网

  新华网广州12月13日电(记者黄玫 何丰伦)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振幅”,与之相关的利益各方也在调控压力下各自应变。

  2006年初几乎是房地产开发商赚得盘满钵满的“好日子”。公开来说,房地产商的利润是

  15%-30%;暗地里,由于普遍使用极高的财务杠杆,房地产商的利润经常可以达到暴利水平。

  5月,“国六条”“国六条”实施细则先后出台,开发商开始变得紧张。接下来又是一系列暴风骤雨般的宏观调控政策:央行再次加息、二手房征个人所得税、限制外资炒房……开发商阵营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松动”。一些有实力的大型开发商主动“转型”,开始配合调控政策的执行。

  一些中小型的开发商开始被淘汰出局。在广州,10家开发商被注销房地产开发资质。在上海,一些开发商资金断裂导致楼盘出现烂尾。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企业家景气指数显示,三季度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1.7点,与房地产行业景气指数一同下滑,这是自去年四季度起至今,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的首次双降。

  10月前后,深圳、广州、北京等房价“领涨”城市先后出台了地方调控细则。北京、广州等城市开始率先探索“限房价、限地价”的土地公开出让方式。一度是国内的领头羊的上海房价,如今也出现下降的趋势。

  截至9月底,已有26个省(区、市)将廉租住房制度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26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并实施了廉租住房制度。在浙江、四川、北京等省(市),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占商品住房的比重超过10%。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银行业也随之经历了从“热烈追捧”到“爱恨交缠”的历程。

  银监会的数字显示:今年1月到9月,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一路攀升,从年初的增长16.2%,上升到9月末的增长21.4%,比贷款总量增速快6.8个百分点,余额达到10.9万亿元。

  随着银行管理制度的改进,银行工作人员与开发商内外勾结的行为受到抑制,与此同时,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营运压力,如果房价一旦整体下降,银行的资产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一些银行信贷人员表示,现在银行对房地产项目是“爱恨交缠”。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宏观调控和金融平稳运行都至关重要。

  但随着房地产调控措施的不断深入,“观望”气氛在消费者中日益浓厚。在上海,截至10月30日,全市有一手住宅房源1621.17万平方米待售,按目前的销售速度,现有的一手房源要再卖1年左右才能卖完。 在广州,商品房成交量曾出现萎缩。10月,广州商品房交易面积为57.78万平方米,比9月份减少了8.51万平方米,减幅高达13%。

  12月,建设部通报要求,各地今年必须全面完成住房建设规划。同时,对于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必须在2006年年底前建立并实施。

  如果严格执行这些政策,明年的楼市将有望切实调整结构,稳定房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