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5年集邮4万多张 苏先生方寸之间看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1:03 红网-三湘都市报

  ■记者 胡泽汇 实习生 王艳

  “这些就是我的宝贝了。你们好好看看。”长沙市民苏利群自豪地说。从叫不出名字的世界珍稀动物,到世界名人肯尼迪;从印度雕塑艺术代表女神像,到日本和服丽人;从英文、俄文、德文,到韩文、日文、阿拉伯文……苏利群痴迷在精彩纷呈的邮票世界,一迷就是25年。

  一张邮票一段故事

  苏利群的家不大,几万册书快堆到了天花板。“我这个人从不抽烟、打牌、赌博,我就喜欢收集邮票、看书、画画。”讲起自己的爱好,苏利群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一提到邮票,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这是中华民国为了庆祝美国独立150周年发行的,看台湾和日本是一个颜色,深绿色。当时台湾正被日本占领,不属于我们;这张就是1945年发行的台湾光复邮票,这是二战胜利了,日本投降了。这两张邮票记录了我国的一段历史啊。”苏利群随手拾起两张邮票,一脸严肃地讲述。

  “这张邮票上的人,你们认识吗?只怕不认识。”记者还没来得及摇头,他又乐呵呵地讲,“这是英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爱德华八世,也就是那个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英国国王。如果他没这段浪漫爱情,今天就没伊丽莎白女王什么事了。”

  一张发黄浅红棕色的多层宝塔邮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不要看这张邮票,这是中华民国的时候,陈炯明在广州印的。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它的身价就比祖国山河一片红还高。当时祖国山河一片红市价800美金,它要1000美金。”苏利群又得意了一番。

  邮票让他了解世界各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利群就有意识地收集各国邮票,目前已收集有4万多张,其中80%%以上为国外邮票,涵盖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张邮票都是各国艺术家心血的结晶,表现了他们精湛的艺术水平,有的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我没有机会出去周游各国、增长见识,但这些邮票就给我打开了一个通往世界各国的大门。”

  过去,苏利群的工资基本上都用于购买邮票。把邮票买回来后,他并不止于简单地欣赏,由于收藏的多为外国邮票,为搞清邮票的来龙去脉,他经常查阅中外历史资料、风景名胜、古今人物,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苏利群笑着说:“别看我只有高中文凭,但我的知识却很丰富。虽然这些外语我读不出来,但我基本上看得懂。”

  “再贵我也不会卖”

  苏利群的收藏时间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懂货的人不多,收入也不高。去一次邮票市场基本上都能搜到好邮票,“那时候买邮票真的便宜,根本就没人要,我那些价值几万的邮票,当年都是几块钱一张买来的。”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收藏热兴起后,苏利群就渐渐地淡出了收藏市场。“新的不值钱,老的买不起。”他最贵的邮票是维多利亚女王试版票,一张值2.5万美金;最早的邮票发行于1866年。

  苏利群的藏品很丰富,但家却很简陋,沙发海绵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已经被坐塌;电视机显示屏因为受潮,都模糊不清了;妻子忧心儿子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想要儿子上个好大学,但苏利群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些邮票我决不卖,出再多钱,我也不卖。我要传下去,这些是世界的历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